防伪技术之龟纹防伪

时间:2022-08-28 02:34:42

防伪技术之龟纹防伪

摘 要:为了防止商品伪造,维护企业形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伪技术孕育而生。本文主要介绍龟纹防伪技术,着重从其防伪原理、防伪特点以及防伪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针对龟纹防伪的特点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防伪目的。

关键词:防伪技术;龟纹防伪;防伪应用

传统印刷里,在多色网点叠印的过程中,龟纹的产生让很多印刷者困扰不已。随着印刷防伪的各项技术的日益更新,出现了很多另类的制版和特殊的印刷工艺防伪技术。致使龟纹这种在传统印刷界里面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开始崭露头角,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通常情况下,龟纹的产生一般出现在图像处理的三个阶段。一是在扫描高度细节的纹理时,扫描仪的缺点是本身对细节难以捕捉,因此产生的龟纹就存在于扫描图像之中。二是当多色图像以错误的加网角度输出的时候,印刷机中印刷的图像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龟纹。三则是扫描已经印刷过的图像时,由于扫描不到照片或者透明胶片的连续信息,了解其产生机制及其原理就可以反过来利用龟纹来进行保护产品不被伪造,从而诞生了龟纹防伪技术。

一、龟纹防伪原理

龟纹防伪印刷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网点制版防伪技术,是人为将晒版底片或印版的隐图区域的网目角度与显图区域的网目角度调制不同,并在此印刷品上覆盖一张较为常规的网目线数和网目角度相同的晒版底片,而把隐形的图形以明显的龟纹图形显现出来,便可得到一种独一无二的制版防伪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相同线数的两个加网图形,相互夹角在45°内将可以产生所有形状的龟纹,在其后的45°-90°中,龟纹则呈现出重复的形状,并且两加网图形网角角度相差为45°时,龟纹最小,角度相差15°时,龟纹最大。

理论上,龟纹出现的周期性可以用Tollennar公式来计算:

e=

式中:e为龟纹的周期,K1,K2分别是两个方向上相邻两线间的最短距离,即相邻两个色版在各自的加网方向上两个相邻网点的距离,a为两叠印网线之间的角度差。通过计算出龟纹的周期,由于周期与加网线数互为倒数关系,所以即可得出加网线数。

二、龟纹防伪特点

龟纹防伪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防伪性能细致,主观视觉上是非常唯美的防伪图形。

由于龟纹图形千变万化,所以这种防伪技术易识别,并且难以仿制。其印刷过程采用的专色,而非传统的C、M、Y、K四色印刷,这让复制变得复杂。如果硬性扫码、复制,在出书前的分色会变得模糊并且分点。

龟纹防伪设计制版过程需要一气呵成,在印刷过程中的技术要足够精细地完成,不产生额外的制作费用,这样投入成本大幅降低。

龟纹防伪的采用巧妙地与包装设计很好地结合,不会对原有的包装有影响。

总而言之,龟纹防伪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和使用造假者很难复制印版来达到切实有效的防伪手段。

三、龟纹防伪应用

龟纹防伪工艺采用的是新建专色版,根据用户需求,制作一套有别于传统C、M、Y、K四色版的专色版。在加入网时,网点角度、网点线数等设置不同的网点参数,这样就能使这一角度可以在四色中的某一个色版形成龟纹。

在包装上运用龟纹防伪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包装物本身就有防伪功能,在包装的外表面或者内部是有龟纹版纹的设计。这样做就能很好地起到防伪的作用,而且不会对原有包装造成影响。另一种形式为防伪标签识别。在纸基的标签里,采用龟纹防伪技术不仅能起到良好的防伪作用,还能够不增加额外的印刷成本。如果将龟纹技术运用到电话电码防伪标签中,能够在其查询率比较低的条件下,起到防伪的作用。

四、龟纹防伪改进建议

目前市场上对于采用龟纹防伪的一系列产品伪造主方式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利用精度很高的扫描仪或电分机进行分色,输出;二是模仿原件进行仿制设计。针对目前的造假工艺,提出以下两种工艺改进方法。

方法一:改变参数,增加龟纹设计的多样性和繁琐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伪造难度。专色版的数量做些增减,让多个专色版采用不一样的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使之与C、M、Y、K四色版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进行龟纹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龟纹的复杂性,增大伪造难度。

方法二:与另类防伪方式相结合。比如可以在龟纹版上加入特殊的防伪油墨印刷,采用水印纸等作为承印基础;提高图文的繁琐性,使专色版上的图文增加一定的防伪功能。

参考文献:

[1]潘娜.龟纹防伪技术及其应用[J].今日印刷,2009(9).

[2]刘永庆.龟纹防伪印刷技术[J].丝网印刷,2010(4).

[3]李翔.一种基于常规印刷的包装防伪技术-龟纹防伪[J].中国包装,2008(2).

上一篇:新时期高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再探索 下一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