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时间:2022-08-28 12:28:32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社会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能力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要求。然而,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薄弱,解决问题所表现的意志力也不够强等问题依旧突出。人们希望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改善此类问题。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遇到巨大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化学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在学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让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高质量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感教学;探讨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也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今后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培育一批高素质、全面综合能力优秀的人才,以适应时展的趋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所处的态度、产生的情绪、心理的承受压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都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来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较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情感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面临的困难。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情感方面和生存能力得不到重视,传统教学只以分数论英雄。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社交交往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除了成绩以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存适应能力。

一、情感教育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无论是哪个年龄层,一个人的情绪能够直接影响做事情的效率,积极的情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消极的情绪压抑学生的内心,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产生抗拒,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学生在教育中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方法,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不仅如此,情感教育有助于营造活跃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教学中不容易分神,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对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可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帮助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往往涉及大量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学生要想熟练掌握这些知识,除了要付出汗水和努力,还得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情感教育能够协调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在学业之路上持续发展,调整学生的身体机能。情感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利用好化学教学中的实验。种类繁多的化学实验充满乐趣,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情绪高涨,充满热情,这让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接受化学知识的熏陶。因此,教师要懂得为学生补充适当的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添加有趣的环节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比如开展活动、开展相关课题的讨论会、趣味问答等,建立起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学生在高中尚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融入情感教育的高中课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理应综合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制订出符合学生规律的授课方案,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也能让自己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得到提升。

三、对高中化学中情感教育的行动过程进行研究

高中化学中情感教育的整体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化学的重要地位,化学作为高考科目,所占分数的比重大,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帮助自己在化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四点。(1)学生首先要对化学老师保持好感,对化学这门课程不要有太多的顾虑;(2)生活处处有化学,学生要了解化学对自己生活、学业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和好处;(3)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多加思考,要有创新意识,脚踏实地的心态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4)学生要有爱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化学,更要热爱每一个生命,懂得珍惜。第二阶段:一切行动的目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想化学成绩得到提升,就得明确化学的重要意义。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是情感教育的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维持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2)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的学生的毅力,老师要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3)学生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化学的学习之路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新颖想法,对待事情实事求是。第三阶段:学习的过程是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作具体的例子,把苦闷的知识变作有趣的、容易记忆的知识点,用生动的方式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这需要我们做到三个方面。(1)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2)思想工作要做到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意义;(3)结合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教育行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能够运用有效的策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能够有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自身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这也是化学教学目标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的一个重要保证。

总结

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情感教育的加强,导致学生的发展轨迹出现偏差。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但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可能被小小的困难耽误。因此,通过融入情感教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帮助学生锻炼出卓越的能力,一方面帮助学生塑造成熟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此一来,学生在化学的治学道路上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曹开云,李继承.高中化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14):274-276.

[2]田现波,孙艳波,支扬,等.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西部(下半月),2010,1(5):114-117.

[3]吴瑞丽,徐燕平,王志坚,等.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南京师范学院(学术期刊),2006,11(9):241-243.

作者:徐彩霞

上一篇:职业高中化学课情境教学模式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及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