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公路施工中水泥的质量检测管理

时间:2022-08-27 11:52:03

解析公路施工中水泥的质量检测管理

摘要:公路工程中水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寿命,伴随着新世纪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整个行业对于公路工程中水泥的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必要对公路工程中水泥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工程中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深入到水泥质量检测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总体把握了公路工程中水泥质量检测的要素与其系统的检测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水泥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 TQ1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土木工程大量兴起,工程的质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在众多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当中,水泥的质量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一项公路工程中,水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工程的寿命。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工程中水泥质量进行检测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控制手段。国内外很多先进的检测公司对这一领域有着深入的理论研究及现场检测经验。下文对工程中水泥的检测要素与方法进行解析。

1 水泥质量预控制的基本要素

每一项公路工程都是一个庞大、整体的复杂项目,因此,要对工程中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相关研究与施工经验证明,在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对水泥质量进行预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一项有效、可行的手段。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可将水泥质量检测的基本要素归纳如下:

1.1水泥的自身性质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工程水泥质量检测之前,首要的任务是了解被检测水泥的自身成分,把握其各个成分的性质、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掌握了建筑所用水泥含有的每一种矿物质的理化性质之后,综合分析各种矿物质对于水泥硬化过程的影响是成功检测水泥质量的前提条件。

1.2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对公路工程水泥质量进行检测时不能忽视外界环境对于所用水泥质量产生的影响。在水泥硬化的过程中,不仅其自身所含的各种矿质成分发生反应,其所在地的外部环境也会对水泥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水泥质量检测过程中为了使受检测的实验样本的强度无限贴近实际工程中的水泥强度,整个检测过程应严格控制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对施工地周围环境设计检测环境,使实验室环境等同于工程所在地环境。如检测温度应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一致,其环境湿度也要达到规定的数值。

1.3 对于检测水泥质量所用的相关仪器设备要有严格的要求

这是一个检测项目得以成功的首要前提。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所选设备的精准度、可靠性及所选仪器的可操作性。例如,贯穿于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每一台仪器(称重仪器、搅拌仪器、震动仪器等)都要进行相关参数、指标的现场核实,确保所选仪器的可靠性、所获得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1.4 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建设

保证公路工程水泥质量检测准确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从事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每一个检测项目的顺利完成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检测队伍,所以,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专业的人员操作,才能保住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检测环境的贴近实际,使检测结果更可信。

2 公路工程水泥质量检测的重要步骤

2.1检测所用水泥细度的取样工作

取样的方法有多种,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保证所去样品的代表性。常用的方法是对公路工程多用水泥的随机取样,并保证所去样品的水泥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值(90%)。

2.2 水泥质量检测的具体操作

(1)对水泥质量检测的第一步是调试检测仪器,检查所用仪器能否正常运转。打开检验仪器的负压塞,调整好负压系统,接通电源,启动检测仪器,将仪器负压调节到检测所需值的额定范围,检查仪器的控制系统。

(2)将检测准备阶段所选取的待检测样品放入运转正常的检测仪器,调节好检测程序,接通仪器电源,启动检测按钮,观察分析检测结果。

2.3 检测过程中对于检测条件的控制

在建筑水泥质量的检测实验中首先应该保证所选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从而确保检测实验的基础可靠。其次,应该保证所选样品的代表性,使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最后在检测过程中应时刻监测检测仪器的各项指标运转正常,确保整个过程的精准性。

2.4 对于检测结果的评估

待检测实验完成后,应认真分析实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并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定工程所用水泥细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2.5 针对公路工程中水泥的稠度进行检测

(1)在进行稠度检测前应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确保其无污染。将所选取的水泥样品放入搅拌器内,按照施工工程中所用比例(水泥与水的比例)加入适量清水进行搅拌。持续足够时间,确保样品搅拌充分。

(2)在搅拌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留守观察,控制搅拌速度,注意将搅拌器周围的样品刮至搅拌仪中心,避免实验样品的外溅。

2.6 对于水泥粘稠度检测的条件控制

(1)在测水泥粘稠度的整个实验中应做到检测环境的真实性,其测试温度、湿度等相关因素都应在行业标准的允许范围值内。

(2)控制仪器内外温度,应保证在检测过程中,仪器内部的样品温度与检测环境的温度(仪器外部温度)相一致。

2.7 水泥样品硬化

(1)将搅拌充分的水泥样品放入凝结器中,进行轻微震荡,排出凝结器中所含有的气体成分。必要的时候用工具进行挤压、磨平。

(2)正确操作硬度测试仪,检查硬度测试仪的每一根钢针是否处于平行状态,并确保后下落的钢针不会进入前一根走过的空隙。

(3)对于水泥硬度的测量应该贯穿于整个硬化过程中,根据行业的相关标准,每30分钟测试一次水泥的硬度。而当测试仪的金属片下降到标准高度时便可以计算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水泥初凝之后翻转样品,将底部朝上,观察水泥继续凝结,带金属片进入样板0.5mm后时,水泥处于最硬状态。

(4)在水泥硬化的过程中,时间的计算应该从加水开始。搅拌过程中应是搅拌针与器皿底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撞坏搅拌针。在水泥的硬化过程测量中,应注意间隔时间的选择,初凝后,每5分钟测试一次硬化进程,而在凝结的最后时刻应该每15分钟测试一下凝结进程。

3 公路工程水泥质量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3.1专业性

在对水泥质量进行测试的检测中,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要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从事测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仪器操作能力。

3.2严谨性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测试实验的整体把握与具体细节相结合。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的操作。如实验前对实验室温度、湿度的设置;开始实验时对于相关仪器的灵敏性检查;搅拌水泥浆时是否注意相关比例的计算以及测试水泥硬化过程的时间间隔把握都是保证测试结果真实性、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3.3规范性

对于测试实验所获得的实际数据应进行专业的分析,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给出被测试水泥质量的最终评价。

结语

水泥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影响着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在公路工程中,水泥的质量是工程的基础,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工程的寿命。所以,在越发提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加强对水泥质量的管理、提高水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研读国内外相关企业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控制公路工程中水泥的质量的众多方法,其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便是对水泥质量进行监测、检测。而在这一检测过程中首先要求的是从业人员应该掌握影响水泥质量检测结果的主要要素,其次要求检测人员熟悉并严密地按照已有的相关检测程序进行水泥质量的实验室检测,最后便是对检测结果的科学分析,最终给出真实、可靠、准确的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1]马海霞,论述施工技术管理在装饰工程的应用[J],建筑与材料:上旬,2010(5):65-66

[2]李瑾瑜,分析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J],广东科技,2012(11):3

[3]魏哲,耿洋,关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大观周刊,2012(23):277-278

上一篇:电厂锅炉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下一篇:分析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的原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