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比武,带动检测工作整顿

时间:2022-08-27 11:49:27

搞好比武,带动检测工作整顿

4月24日上午,2010年全国质检系统茧丝质量检验技术比武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圆满落幕。活动领导组副组长、中纤局毛麻茧质量监督处处长阎思进接受了《中国纤检》记者的专访,并对比武作了全面总结。

“有人见了聚光灯,失了好多分”

《中国纤检》:通过这次比武,发现了哪些问题?

阎思进:有人说题目量偏大了,且每个题都有计算。在许多人看来,用算盘和计算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干茧进行全国联网,大家看就可以,不用算。所以有些人在这上面失了分。在实际操作中,像解舒,定性50分,定量50分,定性要靠积累分数,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这次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媒体比较多,过去我们的实验人员都是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搞检验,环境是安静的。所以,比赛时有人见了聚光灯,见了镜头就格外紧张,所以也失了好多分。现在大家看到的成绩不能完全反映选手的真实成绩,实际水平应该是更好一些的。

要肯定这次活动的效果。开幕的时候,孙副局长专程来到湖州,作了一个重要讲话。局领导专程参加一次活动,并去作讲话,这说明了领导对茧丝质量工作非常看重,对我们这支队伍非常看重,对我们这支队伍承担的监管和服务任务给予了厚望。

这次活动能顺利、圆满达到目的,是各级领导重视的结果。如浙江省纤检局徐勤副局长,湖州市质监局陈局长、金副局长都很重视这次活动。特别是金副局长,昨天要举行闭幕式,为了遵守赛制,他一直等了5个小时。各省纤检局的领导也重视这次活动,有的单位来了五六个选手,全国各地都有,远的到了西南边陲。过去总有些单位领导打电话,说我们是不是少去几个?这次没有,有的单位还要增加人员。有的单位事先更做了内部选拔。正是有了一个多月的选拔和推选,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我们不敢对任何一个数字懈怠”

《中国纤检》:您如何评价此次比武活动的组织工作?

阎思进:虽然这次比赛项目并不算多,但是裁判和复核的工作量很大,因为比赛属于“数字裁”,数字影响到每一位选手的成绩。每一位考官、评判人员、仲裁人员、监督人员都不敢对任何一个数字、一位选手的成绩有任何的懈怠,都是兢兢业业。这就是我们在开幕时所说的“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保证赛制的公平,领导组提出采取现在比较先进的滚动推出成绩的方式,但估计不足,原来预计两个小时公布成绩,但很难做到。这也是因为我们第一次搞这样的比赛,缺乏经验,考虑不周。

这次的工作组是组合型队伍,5个工作小组的协作沟通都很好,责任心很强。他们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我,也带动着我。我感受到,要向每一位工作人员学习,同时也激励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我的动力。

监督组的同志们,特别是安徽纤检局、江西纤检局的两位局领导监督了赛事的全过程,规格很高。仲裁组的程姬主任是国家纤维质检中心的调研员,另外杨华同志和秋明同志,在纤检、在茧丝行业界都是很强的专家。我们放了最强的专家给大家做仲裁,他们很认真,很负责任。对于有争议问题,只要大家有反映,他们就认真核查。不仅核查样品,还核查已经检验完的,特别是有单项否决项的项目。这些都是我们所取得的经验,也需要把这样的状态带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中去,带到茧丝社会监督和社会服务中去。

“对搞好检测工作的整顿起到了带头作用”

《中国纤检》:此次比武取得了哪些成果和收获?

阎思进:我觉得激发了广大检验人员的学习兴趣。几天来,大家一边在考试、比武,一边互相交流。为了让大家收获更多,我们请了浙江大学的朱良均教授、国家丝绸质量监督中心的杭志伟高工,专门给大家作了两场专题报告。通过反馈,感觉适合大家的胃口,特别是杭主任讲的新标准之下的检验市场,因为他是标准起草人,对我们开拓这几个新领域具有指导作用。

比武对搞好下一步检测工作的整顿起到了带头作用。开幕式孙副局长也说了,怎么看待这次比武?从两点来讲,第一,这是一项措施。既是坚决贯彻落实总局关于质量提升和检测工作整顿的措施,又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提高纤维检验水平的措施。第二,这是一个信号。纤检系统迅速行动,拉开整顿序幕的信号。中纤局领导班子作了重要部署,从上到下,全系统都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以往对检测工作就很重视,每年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机构比武活动,现在通过这个比武活动,比以往更重视这项工作。

过去我们也搞过多次的培训,第一次干茧工作人员的培训就在2007年。三年多过去了,当时只有40多人参加,而现在我们的队伍发展到了200多人。当时只有5个机构正在建设实验室和准备验收,而到去年年底,已经有13个机构的实验室派上了用场。明天毕海忠工程师还要带专家组去审核徐州实验室,下周四川凉山还有一家。

“事业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支撑”

《中国纤检》:此次比武活动带给了我们怎样的经验?

阎思进:比武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增强对技术保障能力的认识。做好检验工作,影响因素比较多,环境的、装备的、制度的,但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项工作,都是靠人的。特别是茧丝的检验,还是主观+客观的检验。要发挥技术保障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第一是基本素质,第二是理论功底,第三是操作水平,第四是综合分析。

有的同志操作水平很高,但是理论分数不高,最后影响了总成绩。去年开干茧工作交流会的时候,我特别提出,对于公证检验工作,首先要从微观的标准中走出来,多看看企业,多看看行业,多看看地方,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知道企业、行业需要什么。

任何事业都是需要有优秀人才来支撑的,纤检事业也是如此。近几年提出的“科技兴茧”、“ 人才强茧”,都说明这个问题。今年总局部署的质量提升,第一是提升服务发展,第二是提升科学监管,第三是提升技术保障水平。技术保障是基础,也是实现其他发展的条件,要实现技术保障,没有人才无法实现。只有有了技术保障,才能保证正确的科学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理论和服务,才能促进产业发展。

过程监控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已经准备在联网数据上传之后定期对检验系统在线监测,考核装备、人员是不是正常的状态,以提高检验的稳定性。第一,干茧工作要跟农业相结合,引导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第二,要和市场交易相结合,满足市场交易对公茧工作的需要。第三,要加紧对下游有效性的研究。第四,要注意宏观方面的分析。

《中国纤检》:此次比武活动已经结束了,此时此刻您最想说什么?

阎思进:应该说几句感谢的话。感谢东道主浙江省纤检局、浙江省湖州市质监局、湖州市纤检所,为比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特别是湖州市纤检所林信春所长,亲自挂帅,担任保障组的组长,还为大家提供交通的服务,我深受感动。感谢参赛选手,他们的个人表现对我做好茧丝质量工作更加充满的信心,以及促使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棉花颜色分级标准今年开始试点 下一篇:雅戈尔:靠自主创新赢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