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疗法对改善病患生存质量的作用

时间:2022-08-27 07:39:24

替代疗法对改善病患生存质量的作用

癌症发生率正快速上升,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死因。医学的目的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数量,更应注重其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的评估在临床癌症患者研究中已逐渐地被视为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份,日益受到重视[1]。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且以综合作用方式为主。有研究认为,患者的经济状况、疾病和治疗的情况及情绪或心理状态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2-3]。补充和替代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补充和替代治疗对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选择在本院60例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调查对象全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病理确诊为癌症;②年龄≥18岁;③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无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⑤预计存活半年以上。

2.调查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通用量表,含8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 ~ 10条目共36个条目,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这8个维度是: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此外,还包括一项健康变化指标,用于评价过去1年内健康的变化程度。根据量表维度分计算公式,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状况越好[4]。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回收有效率98.3%。

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患者人口学资料情况:59例调查对象,男29例,女30例,年龄35 ~ 91岁,平均(67.8±12.0)岁。学历:小学22.0% ,初中32.2%,高中25.4%,大专及以上19.4%。婚姻:已婚87.7%,丧偶10.5%,未婚1.8%。收入情况:家庭总收入以2001~ 5000元42.4%。平均身高(163.2 ± 7.1)cm,体重(55.6 ± 11.1)kg。患病后以手术或手术加化疗79.4%。未采用补充和替代治疗15例,采用补充和替代治疗44例。

2.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生理机能(PF)(68.6 ± 23.4)分,生理职能(RP)(50.0 ± 43.1)分,躯体疼痛(BP)(82.1 ± 21.0)分,一般健康状况(GH)(44.8 ± 21.0分),精力(VT)(59.7 ± 23.6)分,社会功能(SF)(75.4 ± 26.4)分,情感职能(RE)(59.9 ± 45.0)分,精神健康(MH)(61.8 ± 21.1)分。

3.补充和替代治疗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从表1可见,有无用替代疗法在一般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609,P < 0.05;t = 2.513,P < 0.05),其余六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癌症患者通常会发生精力不足,疲乏无力等情况,影响日常活动和情绪,同时放、化疗引起患者的失眠、情绪低落、食欲减低,严重地影响了生存质量,同时也影响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的改善,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抑郁的发生。有文献报道,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相比明显下降,生存质量各方面均低于一般人的水平[4-5]。本调查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癌症患者由躯体症状、心理异常及住院治疗等导致的社会功能状态、一般键康状态等较正常人降低。另外,本调查发现,采用补充和替代治疗的癌症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精力、情感职能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未用替代治疗患者,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6],表明中药等补充和替代疗法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采用替代治疗、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减轻症状或减毒、增效的补充治疗。老年人、体力状态差的患者替代治疗包括中医药与新技术(体外高频热疗、粒子植入和射频消融等)结合的补充治疗;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以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7];同时采用补充和替代疗法可提高患者食欲,改善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增强了生活信心,进而提高了生存质量。

上一篇: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下一篇:男生妇科实习现况与改善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