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多高水长在

时间:2022-08-27 07:22:37

梯田灌溉农业,是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在山坡地上从事灌溉农业种植的一种耕作方式。有不少民族都经营着山坡梯田农业,如哈尼族、壮族、佤族、白族等,其中,生活在哀牢山区红河沿岸的哈尼族不仅是开创梯田灌溉农耕历史的民族之一,而且是长期坚持并高度发展这种农耕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这种耕作方式产生的时代是比较早的,最早而且比较明确的记载,是在唐代《云南志》中提到的,直到宋代,梯田一词才成为这种农耕方式的正式代名词。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耕作

所谓梯田,是生活在山区的居民为了从事水田灌溉农更大而创造性地依山势开辟出来的阶梯状的田地。人们在高处开挖水池积蓄雨水,或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农田。田地层层相连,逐层升高,从山脚仰视,有的梯田似与苍穹相连,气势蔚为壮观。远看梯田,尤其是在旭阳初升或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如诗如画。

雄伟的哀牢山覆盖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丰富的森林不仅能有效调节哀牢山的气候,而且对于水土资源的保持和水分的涵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年四季中孕育出涓涓细流,而后汇成水潭或山间流淌的溪河,为高山梯田灌溉提供有力的保障,森林造就了“绿色水库”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成就了哀牢山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景。

云南省内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哈尼族、彝族等民族生活的哀牢山区红河沿岸地区,具有云南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的特征。比较突出地集中反映了自然地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及呈立体分布的特点。立体气候下的立体环境与作物品种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在哀牢山区,人们培育使用的稻谷品种就达数百种,这些品种分别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气候带中选择种植。

二、物尽其用的“绿色生态”耕作技术

独具特色的施肥方法完全符合当今人们的环保理念,独具匠心。

1. 自然施肥。灌溉水源来自深山密林,森林中的地面堆积着枯枝落叶和人畜的粪便等,形成肥沃的腐殖质,它是肥田的最佳天然肥料。每年雨季来临,正是稻谷扬花抽穗之时,森林中这些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顺雨水被冲入沟渠,流入田间,这种施肥方法被人们称为“赶沟”。雨水冲刷的同时起到了清理森林垃圾的作用。

2. 奇特的人工施肥方法“冲肥”。在哈尼山寨各村往往都开挖一个大水塘,平时就作为村里的公共垃圾场,人们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人蓄粪便,灶灰碳屑等垃圾倒入水塘,经长时间浸泡漚烂成肥,春季栽秧时,引入山泉冲击水塘,水流带走肥料进入梯田,既起到施肥的作用,又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清洁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长期的农耕活动,培养了哈尼人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良好习惯。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他们还在高山潮湿的森林中种植经济作物如草果等。在不易开辟的陡坡荒地上开辟为旱地种植玉米、荞子和薯类作物。村寨周围和房前屋后种蔬菜和果树。在下半山和河谷地带,则种植香蕉、芭蕉及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田间地头的空隙也加以充分利用,根据海拔高低的不同,在低处梯田的田埂上种棉花,而高处梯田的田埂上则种植黄豆等作物。

哈尼族的梯田灌溉农业,是人们充分利用了哀牢山的地形、气候及水土资源等,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上一篇:主谓一致易错考点例析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