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灾害适应性探讨

时间:2022-08-27 06:16:08

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灾害适应性探讨

如何增强沿海城市环境对海岸灾害的适应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是当前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沿海城市的环境概况

1.1 沿海城市的环境特征

根据国际间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海岸带和江河平原地区是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区域,这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与气候变化的敏感关联。地球的地质运动不断改变地球的现状,直到今天这些运动仍然在或快或慢地继续着。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海岸地质环境受到影响,因为地质的构造运动而发生区域性的下沉现象。其次,由于沿海地区本身土质湿润、地基松散,其上层受到一定的压力荷载后容易发生沉陷问题。

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其空间形态的发展受到了沿海特殊的河道和海岸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灾风险特征,城市形态受河道、海岸的影响大、接触界面多其相应的受灾可能性就增大,反之则较小。

1.2 沿海城市在气候变化中面临的风险

1.2.1 海平面上升。全球范围内西北太平洋与东印度洋海面的上升幅度最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幅度要高于南半球;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季节变化幅度要高于其他大洋。在一些太平洋和大西洋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的峰值还与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重叠,而这些地区却是城市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造成更为严峻的城市安全威胁。

1.2.2 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促使海水向内陆地下入侵影响内陆的水资源环境。在地下水位偏低的沿海区域,其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位于咸水层以上的淡水层,海平面上升将造成海水地下入侵的速度和面积增大,淡水资源被咸化加快,加剧沿海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城市都位于沿海或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不但影响了这些城市的供水系统,还对这些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的排水工程带来了困难,进一步影响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长久发展。

1.2.3 海岸侵独。引起海岸侵烛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海岸动力对岸线的直接破坏,二是海岸动力作用使沿岸泥沙亏损而引起岸线后退。这些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影响。海岸侵烛和淹没沿海低地是海平面上升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后,相应区域的相对水深和潮差都会变大,使海浪和潮流的作用增强,海岸侵烛加剧。

2 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灾害适应性实施策略

2.1 基于防御基础设施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提供基本服务,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了提供生态服务的城市绿地、农田、公园等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同时还包含了城市的道路交通、市政管网、电力通信等保证城市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防御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景观防御工程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海岸的防御能力,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干预手段来应对由自然灾害事件,如气候变化过程带来的风暴、洪水和侵蚀。目前,防御景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人工为主的硬性工程设施和以自然系统为主的软性工程设施两大类。

2.2 基于自然动态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风景园林本身就是自然界组成的一部分,1个公园、1个庭院,甚至是1颗树、1朵花的兴衰发展和变化都是自然动态过程的显现。回顾历史,无论是东方自然山水园,还是西方的几何式景观,都源于广阔的大自然背景之中。虽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已经从过去庭院中的自然走向更加广阔的自然,从公园、风景区规划、到废弃地恢复、绿道体系、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自然元素始终是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过程不可脱离的基石。

2.3 基于景观技术创新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对于沿海海岸环境来说,在海平面上升海岸灾害加剧的背景下,探索新的景观技术,无疑是未来海岸景观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于海平面上升产生了许多不可预测灾害的可能,因此过去的景观形式和技术无法满足新的为应对复杂海岸环境条件的景观策略。这些技术能够为新的景观形式创造、新的空间利用方式提供可能。例如为了加强自然系统而建立新的人工湿地景观的技术方式,或者为了适应未来洪水灾害而加强活动场地本身的可调节功能需要的技术方式,又或者是为了增加海岸空间生产性景观功能而要求的技术支持。

3 小结

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解决当代城市环境和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是沿海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沿海城市的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讨论,能够引起更多相关的城市管理人员、决策者、设计师关注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上一篇:英语教学:在“语篇的园子”里散步 下一篇:园林建设质量管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