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天窗开了

时间:2022-08-27 05:26:08

心里的天窗开了

我已步入老年行列,这台“老机器”的软、硬件都出了问题。肢体痛痒不断、心里苦不堪言,总觉得活得无奈、委屈。儿女没空陪伴,老伴在外忙活顾不得搭理。只剩我一个“看门”人,实在无聊、孤寂,曾经想轻生,一了百了。当我读到2009年9月(上)刊登的《心理当自立》的文章,突然像打开了天窗,于是我每天强抖精神出去散步、打拳,与人聊天。在家读书看报,跟着电视学绘画,生活规律充实,活得有滋有味,不再埋怨家人照顾不周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肖亭

编辑回复:每个人都渴望亲情和支持,所以人活着就要努力活成对方的支持而不是负担,这样大家都快乐。

感谢与苦恼

贵刊2009年12月(上)刊登了我吃核桃仁卧鸡蛋治支气管炎的反馈文章,引起老同志的关注,我先后收到百余封求助信,开始时我一一回复,后来来信就像雪片一样飞来。我已是一位77岁的老人,这给我精神上、经济上增加了不少负担,我想借贵刊一角,再把验方刊登一次。

湖北省当阳市陈发忠

编辑回复:感谢陈发忠读者,您受累了。然而为利用有限的空间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不可能重复刊载,读者如有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咨询原作者,如只需要复印验方,可以来信跟杂志社联系。

“编读热线”是座桥

“编读热线”是座桥,共同办刊不可少。

连心桥上心连心,明天一定更美好。

江苏省睢宁县蒋振民

编辑感言:谢谢您,朴实的话语,牵动了我们心连心的感觉,愿与您共祝:明天更美好!

遐龄老伴亲

当我读到2009年12月(上)的有奖征联“晚岁夕阳美”时,不由自主地吟出了我的应征联“陈年老酒香”。老伴说:“你就是好喝那一口,三句话不离酒字,我看那不如对‘同龄老伴亲’好。”因为我们夫妻同龄,今年都80岁了,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直相濡以沫,恩爱有加,所以她深有感触地对出此联。

但我感觉“同龄”意义太狭窄,难道不同龄就不亲吗?几番讨论后,老伴说,那就改成“遐龄”吧,不同年龄段的老伴都亲。于是就有了这条“遐龄老伴亲”。各书一条,寄给《老同志之友》,心中高兴极了。

四川省南部县赵永清

编辑回复:因为寄来晚了,没赶上发稿这班“车”,但分享了您的征联故事,感觉过程比结果还美。

哥哥寄来的

年前,哥哥打电话给我,说给我订了全年的《老同志之友》。今年我收到时,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家乡老友一样,急不可待地相拥着。哥哥长我七岁,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他在照顾我,关心我。就连退休后,哥哥也在引导我怎样充实生活。我们现在分隔两地,彼此祝愿着、祈祷着健康、幸福、长寿。哥哥是《老同志之友》的忠实读者,我想借贵刊向关心我的哥哥表示谢意,也谢谢编辑同志的辛勤劳动。

上海市吕世俭

编辑感言:《老同志之友》既能传播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又能成为亲情交流的纽带,这是读者赋予我们的荣耀。

上一篇:房地产“新国十条”四大看点 下一篇:国外老人的晚年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