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推手之、捋、挤、按

时间:2022-08-27 04:13:08

推手又名搭于、挤手、打手,是彼我近身训练太极拳用招的方法。本文仅讲“捌、捋、挤、按”四正手定步推手技法。棚、捋、挤、按四个要点,即沾、帖、连、随。提高拔上为之沾,我正人背为之粘,知己知彼为之连,舍己从人为之随。

一、棚,即粘化。用手背接住彼手,有横棚、直棚、上、下。一要沾粘,贴住对方手或臂,凭手上的触觉,俗称听劲。彼轻我也轻,彼重我亦重。这不是双重,是粘劲,如胶似漆地粘而不丢。二要轻灵,沉着松静。用太极的阴阳圆圈,在不知不觉中将对方往上引拔,使其脚跟站立不稳,全身松不掉,沉不下,也出不了力,处在十分被动状态,我且得心应手。棚者,挡也。但决非硬顶也。形在身前手背和臂外缘,圆,是阳面,有其形看得见,须知意在脊背之,有前后对拉之势,接手时,身退手不退,手退身不退,留有充分转化余地。因背后是阴面,看不见,人体的腰椎是栋梁,也是转动的轴心,要以万向形,左、右、上、下球形转动。有其意无其形,完全是心意粘化,使彼方摸不准我的力点,奈何我不得。故人也有“气贴背”之说。

二、捋,是用手掌心粘住彼方手臂,另一手以手背贴住对方手腕,仍带有棚意,须知捋中有棚,捋者即化也,是用圆圈牵动对方,顺其来力的方向,我用斜捋、平捋、向上、向下捋来化解。形在手,意在六合,即外三合:肩、胯、肘、膝、手、足;内三合:精、气、神,即心、意、气、力。用平圆、立圆、大圆、大圆、小圆,无数圆圈走化。这个走是内意,不是外形,不能用双脚移动来解脱对方的封劲,要根据来劲的大小、方向,因势利导、引劲落空、长劲长化、短劲短化,不要先动、多动、乱动,保持自身平衡,方能小力胜大力。

三、挤,即发劲。挤,用手背向对方转动进击,并用另一手掌跟搭住挤手,腕或臂加以辅助发劲,也就是用两手之劲合发,无论直挤、横挤、向下挤、向上挤,处处用弧线。挤劲要狠,用意识将对方斜向穿透发之,使其惊吓不堪,呆若木鸡。

四、按,既有封意,又是发劲。封,要有太极圈的覆盖意识,一搭手就控制对方,双手象个大罩将对方无形罩住,用自己的腰胯锁住其身,使对方觉得与你排手退也不是,顶也不是,确有如封似闭之感,全身不得动弹。按即揿心,两臂如弹簧,彼高则高,彼低则低,劲含而不露,向前发劲时,有穿透其身后远方发出;向上发有无限往上提拔,发之跌出较远;向下发则意将对方发人地下,使其无法弹跳,原处倒地。用长劲发对方远而猛烈,发劲须沉着松静,不是外在之力,而是体内意气汇聚集中传递,发整体劲,一个人的瞬间爆发力,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三倍以上,在得机得势的情况下,可以把人发出数米之外,迅猛干脆,无坚不摧。太极拳运动是意气,虚实为主体,柔小有刚支配所有动作。以腰为分界线,捌、捋时上下分得开,上身轻灵,下身沉着稳固。挤、按时上下合得拢,成为整体。发劲时能快速如迅雷不及掩耳,让敌来不及考虑已被发出。

上一篇: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 下一篇:太极拳与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