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看书,是一种精神治疗

时间:2022-08-27 03:35:00

杨千:看书,是一种精神治疗

每天陪儿子阅读半小时

在寒冬的一个雾霾天,见到杨千。她从机场直接来到约定的采访地点,完全素颜,皮肤好的不可思议。“见过很多女明星,可是依然有些惊讶”,同事这么说。

有一度,特别流行贴纸和海报,在过街天桥上常常三五步之遥就有人摆摊设点的叫卖,年轻的男孩女孩是主力的购买群体,买来贴在宿舍的墙壁上,或者夹在书里当书签。杨千不属于这种贴纸女神,但奇怪的是,这完全没有影响她在大家心目中的好感度,更奇怪的是,喜爱她的人,也不完全是冲着她歌后影后的双栖实力。

“个性吧,可以笑得没心没肺,又感觉那么真诚,直白,敢爱。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任性的喜欢她。”一个身边的千粉儿这么说。

我们的采访在化妆时间进行,我看着她的眼影一步步加深,她在贴睫毛的时候,还对我说话。“早晨6点起床收拾行李,赶飞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也不喜欢这些琐事让助理帮我做。这段时间都在紧张的排练,红馆的演唱会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状态,来北京是配合宣传电影《可爱的你》”。

她饰演的是一个学校的校长,这里只有5个孩子,如果没有她挺身而出去当这个校长,那么学校可能就要变作垃圾场。这是电影里的故事,但是孩子、教育这个主题倒是叩中了千的心。

“我也有孩子,儿子Torres两岁半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深切的感到不管什么社会阶层,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是多么重要,让他们拥有一个好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才会好的发展下去。”

千对孩子有很多亲力亲为,一度让老公丁子高“不满”地说“你讲话第一个说的都是Torres啊。”“没办法啦,”千笑着说“他那么小,肯定要以他为中心啊。”她会自己去市场买菜,给儿子挑选最新鲜安全的食材,然后亲自下厨。还有,不管自己多忙,每天回家都有半个小时,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幼儿园很好,每周都会带书回来,我们会做阅读笔记,和老师沟通。在读书时,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兴趣,他对马、对小狗都很感兴趣,喜欢看各种童话书。”

喜欢亦舒“偏执”的爱情

千自己甚至想过以后也抽出一部分精力,投身儿童教育的领域,“在和老师沟通时,我们会谈到亲子关系,我也会想到我和我妈妈的关系,有一段时间我们比较疏离,我觉得她不懂我,我觉得我很独立,自以为是,结果就碰壁,让他们很伤心。现在会反省自己的过去,趁自己还有生命力,去修复自己的缺点,上天很眷顾我,趁我还有能力的时候,告诉我正确的东西是什么。”

谈起自己的阅读,也颇有故事,“我从小喜欢念中国文学和英文,中学就在不间断的阅读,后来要工作,我就没有念大学,直接考护士了,住在宿舍我甚至一周可以读三本小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宝库,我很喜欢亦舒的爱情小说,可能有人觉得她的爱情很偏执,但是我喜欢,也爱她的文笔,很辣。我也喜欢看一些让自己反省的书,关于人性的书,还有漫画,我喜欢几米。我甚至还读过《孙子兵法》,不过,觉得好难啊!因为阅读的缘故,现在自己的唱片文案,我也会亲自写,更真挚,更容易和我听众交心。”

不断的阅读,还有努力,也有内心的动力,千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坚强和独立的人。“我是潮州人,家里重男轻女,我希望能够打破这个规律,我觉得女孩子可以闯出来,我做到了,也许我的性格比较硬,不是很温柔,但也有得有失。我对自己的人生和经历还是很感恩的。”

千爱读:

《演员自我修养》

“因为工作,我看了这本书,看书是一种精神治疗和增值,也许没有太明白,但是会打开自己的想法,拓宽思路,是一种内省。这本书主要探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通过了试验,被演员职业检验过的东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

《小猪佩奇》

“这是我最近和孩子的读物。小猪佩奇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粉红猪,她与弟弟乔治、爸爸、妈妈快乐地住在一起。小猪佩奇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玩游戏、打扮得漂漂亮亮、度假,以及住在小泥坑里快乐地跳上跳下!除了这些,她还喜欢到处探险,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一些小状况,但总可以化险为夷,而且都会带给大家意外的惊喜!”

《喜宝》

“这本算是亦舒的代表作,我特别喜欢亦舒,她的文字深刻辛辣,她描写的感情可能偏执,但是我喜欢那种敢爱的风格。”

《小王子》

“很出色的文学经典,不同年纪的人看小王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过我孩子现在还不太懂,我跟他分享玫瑰园的故事,大概还得再过些日子。”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这本书挺深的,值得思考,如果人生过了一秒,那么上一秒都是遗憾,关于人生,怎么调节自己并且自我反省?有时缘分让人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很贪心和自私,不快乐也是因为这样。即便要生活,但是竞争的过程中伤害到别人,违反公平就是不好的,是自私的。成熟和长大之后会更加明白这些。”

《原来你非不快乐》

“这是林夕的书,我有一首歌,和它同名。这本书讲了香港人的成长,很忙很辛苦,但是要工作要成长,和我很有共鸣。”

两本新书:

《皮囊》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心若菩提》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福耀集团的董事长,他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从一个失学少年到荣获安永全球企业家奖,他又是怎样获得世界的认可?曹德旺说,“小时候,大家叫我小印度。九岁时,要上学了,长福伯给我取名‘德旺’,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啊……我高兴好几天。

记得那时母亲常说:‘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要做到:‘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所以,在外面要把胸挺起来,头抬起来,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这些话,打小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失学后,我跟随父亲学做生意,倒过烟丝,贩过水果……可以说,我最初的经商理念,都来自于父亲,我的很多人生的感悟,也来自于父亲。

记得父亲说过:‘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我掰着手指,有那么多心吗?

‘当然有。’父亲说,‘但当你悟到爸爸讲的道理时,爸爸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以后,我的确知道了。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我能数出来的心,已经不是一双手能够容得下的了。

我悟到时,父亲已不在了。”

上一篇:没有大奔的时装周 下一篇:驾驶着“阳光动力”第一次环球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