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时间:2022-08-27 02:49:17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摘要:培养探究兴趣的几点尝试:挖掘音乐素材、讲述精彩故事、配乐朗诵诗文、巧设探究问题。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激发 探究 兴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的原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于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乐即兴趣。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里特点,认知规律,对其探究兴趣的培养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音乐素材

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挖掘出音乐素材《骊歌》并播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撞击心灵的乐曲,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创设了入胜的情境,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去探究其美感。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

二、讲述精彩故事

在《皇帝的新装》新课引入时,我讲述了如下故事:

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老师稍作停顿,给学生片刻的思考。)他说:“皇帝的新装。”此话一出,可谓语惊四座。

该故事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轻松进入新的教学情境,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装”为何物的欲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无疑,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配乐朗诵诗文

音乐,是人类灵魂最美丽的天籁,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带入课堂,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对课文更完整更深刻的感受,配乐朗读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或紧张急促、或轻松缓慢、或优美宁静、或活泼欢快的乐曲声中走入文章的大千世界,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融视觉、听觉于一体,从而引发学习探究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语文课生动活泼,变成一种艺术的享受。

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文时,我以钢琴曲《星光》作为背景音乐制成视频朗诵课件,然后采用多媒体来完成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这种教学法既起到了烘托气氛、推波助澜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对海外游子思乡情怀的体验与探究。

四、巧设探究问题

我在《孔乙己》教学中,我先在引述中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带着此问题,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人读、同桌一起读、轻声读、高声读、默读)自由诵读全文,并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

教师小结并提出思考问题:鲁迅先生这篇情文并茂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记忆中,将永远残留着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

孔乙己完全可以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但他始终执迷不悟,恐怕到死都还惦念着他的那件长衫!同学们,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将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启示呢?

生:我绝不做新时期的孔乙己,升学并非唯一出路,行行出状元,考不上大学,我就去做生意。

生: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生:从孔乙己的那件脱不下的长衫上,我懂得了要学会放下,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恋爱亦然,该放手时就放手,否则就会像孔乙己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终受伤的总是自己。

……

看到学生能有如此的探究能力和不凡的人生看法,我真的很欣慰。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激发探究兴趣的艺术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事在人为,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上一篇:浅论网络在数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