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金狂潮揭示的理财观

时间:2022-08-27 01:55:40

买金狂潮揭示的理财观

在全球低息的时代,福州人的理财观也发生改变,不断主动寻找投资机会,希望得到更多高收益的回报。

当黄金处于牛市之中,价格持续上涨让不少人追悔莫及,好不容易有个下跌的机会,抢购就可以理解了。

2013年4月12日,国际金价断崖式暴跌,尽管有媒体发出“黄金已死”的论调,却依然阻挡不了“中国大妈”扫货。福建是全国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业的发源地,福州更是全国排名第二的珠宝首饰交易中心。福建省宝玉石协会人士表示,此次福州人“扫金”规模巨大,成交量据称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三,以前买黄金是几克或几十克,现在论斤买,很多人一下子买走10万到20万元的货。

福州作为侨乡,拜“金”主义的盛行更多是对于黄金的崇拜,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黄金被视为最好的避险和增值产品。当黄金处于牛市之中,价格持续上涨让不少人追悔莫及,好不容易有个下跌的机会,抢购就可以理解了。

从现象看本质,如今社会人们对于财富的保全变得越来越上心。英国《金融时报》曾引述过一则笑话,“如果你在去银行取款的路上车胎被扎破,补胎的钱远多于利息,那你这笔存款就亏定了”。在全球低息的时代,福州人的理财观也发生改变,不断主动寻找投资机会,希望得到更多高收益的回报。跟随流动性大潮冲浪,感觉的确妙不可言:可潮落之后,又会有多少虾兵蟹将横尸滩头呢?

无处安放的财富

江帆安静地坐在某国有银行的贵宾室一隅,她是这家银行最早一批的纸黄金业务客户。在2005年大部分的时间里,国际黄金价格在420美元/盎司徘徊,仅为现价的1/3,从那时候开始,江帆就开始有计划地买入黄金。

在江帆眼里,和“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一样,将财富都存放在普通的银行账户里意味着贬值。和大部分家庭主妇一样,江帆担当着巨额家庭储蓄的监护人。福州安逸的生活并不能减轻她的焦虑,在银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江帆开始追求更高的回报。除了纸黄金,江帆选择利息高的短期银行定存,退出一部分低息的理财产品和储蓄。

马克思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其实,在如今的全球低息时代,莫说10%,即使有3~4%的额外收益,也会引来大量资金的积极追捧。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记者初次见到江帆是在2008年年末,当时国际黄金价格是在800美元/盎司,与现在情况比较类似的是,黄金牛市中在那段时间出现波折,也是唯一一年出现下跌的年份。然而江帆在接受采访时笃定而恬静,尽管她声称自己仅仅是个“外行”,但是看得出黄金投资的获利让她很有成就感。而这种经济上的成功,被理财师解读为有利于提升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在福建创投圈多年的孙强告诉记者,福州人开始从休闲享受生活到更加积极关注理财状况是很好的转变。但他并不赞成直接从储蓄转向投资的文化。在过去,节俭而不依靠他人,不依赖借钱度日,被社会普遍视为一种美德。而商业则被人瞧不起,人们羞于和放贷者为伍。而如今社会不少人买黄金都论斤买,甚至迷失从储蓄转向投资的风气当中,并未对投资风险做出评估。

福州的“渡边太太”

天一金行研究员肖磊认为,黄金永远是储备功能,不是增值功能,现在市场对黄金的探讨都在走极端,要么主流型的漠视,要么非主流型的崇拜。储备功能更多的是传承,增值功能更多的是交易。如今的社会,财富不是现金流,是持有的资产,这些资产也许五年、十年都不见得动用,所以对持有资产的选择跟持有现金流的避险完全是两种概念。

福州人理财意识跟悠闲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曾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福州市民或多或少都有投资,大多属于理性投资,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尤为谨慎,倾向选择回报低但较为安全的投资类型,在理财方面缺少了“闯”的勇气。

再次见到江帆是在今年4月底,她告诉记者,已经将纸黄金账户清零了,因为现在黄金投资想赚钱不轻松了,房地产也没有诱人的回报。对于她来说,对于黄金的投资结束了,正在关注其他好的投资品种,幸运的是没有成为日本的“渡边太太”。渡边是日本最常见的姓氏,而渡边太太则成了手握家庭财政大权、负责投资理财主妇们的代名词。

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家庭妇女纷纷将资金投向海外,以擅长外汇保证金交易著称。当时“渡边太太”以非常外行的手法,直接进入外汇领域。一开始确实出人意料,大赚了一笔。等到内行们搞清楚原来有这样一批外行并弄清她们的出牌方法时,立即把“渡边太太”作为交易对象,设下种种陷阱,通吃她们,最后结果是“渡边太太”——破产。

渡边太太们的故事似乎离国人很遥远,但她们的心态、经历和遭遇,却非常具有镜鉴作用。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认为,现在很多中国人选股票,买黄金跟搓麻将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投资水平却不敢恭维。当中一部分人喜欢到处听讲座,对于专业人士的讲解,往往一知半解,但是心态很好,就算失败,权当交了学费。

投资理财的得与失,往往被比喻为芝麻和西瓜的关系。每到分派利息(芝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本金(西瓜),可往往在投资决策的时候,许多人却为了多拣两粒芝麻,却忘记了西瓜的安危,最后血本无归。

福建省理财规划师协会副会长、资深理财专家唐伟认为,在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通过适宜且稳健的理财投资方式,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并因此提高生活水平,值得大家去实践。目前福州金融业无论是大众意识抑或是投资品种,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逐步纠正不正确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翡翠公盘变局引市场博弈 下一篇:北京遇上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