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烧友的享乐生活

时间:2022-08-27 01:37:00

花甲烧友的享乐生活

A audiophile’s life

近二十年来我不断地买器材,全情投入地摆弄,其间的感受良多,今说一二

我是一个Hi-Fi、AV双料发烧友,从90年代起就开始鼓捣影音。在当年的一些发烧同道先后转向玩车、玩数码甚至炒股后,我仍然执著于发烧影音。音乐和电影带来的享受无法单用言语来表述。

这些年对发烧的不懈追求,耗费了很多精力,花费了不少钱财。虽然比起更阔绰的烧友来说,我的投资总数并不多,但作为工薪阶层,投入所占家庭收入比例却不小了,为此也没少与妻子拌嘴摩擦,好在险象环生后总还是欢乐大结局。

十年前,我主动申请了退休,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我的发烧“事业”上,发烧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也收获了更多享受。我想所有烧友都跟我一样,乐在其中。

初识“发烧”

说起来,我算是从小热爱音乐,孩提时就开始学习几种器乐,后来作曲还两次获过小奖,不过真正玩音响却是而立之后。

最早拥有的音乐播放设备是一台录音机,它的两个音箱可以与主机分开。为了加强立体声效果,我把两个音箱拉开两米多远的距离挂在墙上,当播放动感强烈、立体声效果突出的磁带时,心中第一次产生“在自家听音响”的感觉。后来想听更好听的音乐,便背着妻子擅作主张买了一台建伍台式组合音响,再后来便由组合音响到音响组合,也逐渐讲究起线材、摆位、房间声学处理等,至此,对发烧的追求可谓一发而不可收。

一朝入了门,就开始无休止地倒腾摆弄器材,家中有限的场地也要被我占去相当比例。有一点值得注意,发烧友对音响器材、音乐软件的追求无止境,但必须以经济条件做前提,自己换机升级的欲望越迫切就越容易造成频繁花钱,设备却上不了档次的局面。近二十年来我不断地买,全情投入地摆弄,其间的感受良多不可尽言。到目前为止,对自己拥有的纯听音设备已基本上得到了满足,短时间内不再升级设备,而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享受音乐了。

享受音乐

我很欣赏“圆润”、“顺滑”、“柔美”、“弹性”、“质感”、“音乐味”等这些形容音质音色的词汇,实际上也就是喜欢器材的这些声音表现。相对来说,不甚喜欢摇滚、爵士、通俗、流行、迪士高、电声乐及其它“吵闹”的音乐,也不甚喜欢过于刚性、明亮、直白、火气足、棱角明显的器材。即使是古典交响乐的爆棚处和其它大动态音乐,我也喜欢那种柔中带刚、结实沉稳的声音。

家中主要有两套听音系统,一套是摆在客厅长边一侧的纯听音设备,包括斯巴克 Cayin CDT-17A CD机、马兰士 PM-14SA功放、沃夫德尔OPUS(杰作)1音箱、清逸伦T-2.6F耳机放大器和森海塞尔HD650耳机等器材,周边器材则包括八达(单晶铜高传真)、AudioQuest线圣、秋叶原等品牌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等。

另一套则是短边一侧的AV系统,用来听DTS等多声道音乐或双声道音乐的辅助方式。用AV设备听双声道音乐,虽然声音的细腻度、纯净度、音乐味稍欠,但听多声道音乐有气势有力度,很能给聆听者提神提气,另外带环绕声的音乐也让人觉得有新奇感。还有一台当年颇有点档次的JVC卡座,偶尔连接听听音乐磁带,重温一下早期初发烧时的感觉。

每到闲暇,泡上香茗,打开机器,于皇帝位正襟危坐,按下遥控器键钮,忘却繁杂,双目微闭,耳际飘来天籁之音,人声、小提琴、钢琴;轻音乐、民乐、交响乐;或气势磅礴,或珠圆玉润,或光泽四溢,或阴柔凄婉。于是便又想起自己的那句“名言”:音响加音乐,技术加艺术,过程和结果都是享受,何乐而不为?

追寻高清

十几年前,“家庭影院”的名称就已风靡大江南北,也曾给很多人带来过欢乐,今天很多资深的AV发烧友大多是从那个时期发展而来。本人最初的家庭影院,只是一台VCD机加VCD碟片,一台Hi-Fi录像机加录像带,一只带中、环声道功放的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加一台双声道功放,一台18寸彩电和5只音箱。

播放《真实的谎言》,主人公步出舞厅受到追击,当子弹声从脑后的环绕音箱传出来时,真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激动。购买DVD后,解码器升级到杜比数字和DTS,音箱档次高了点,另增加了低音炮。其间小的升级是DVD机和电视机从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购买了HVD(红光准高清),功放、音箱从5.1到杜比数字EX,DTS-ES 7.1。之后又添购一台三枪投影机。

在发烧的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科技的不断发展,从VCD到DVD再到蓝光;从普通彩电到800×600的高级逐行扫描电视机,再到全高清LED电视机和大尺寸幕布。拥有真正的高清家庭影院是许多烧友多年的梦,从前多次在影音展示会上看到高清影院效果时,从来不敢奢望自己拥有。然而现在梦已成真,这种画面和声音都是真正高清的不俗效果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空前的愉悦和满足。

现在我家客厅高清影院的主要设备组成是:三洋PLV-Z3000C投影机、美视100英寸弧形画框白塑幕、OPPO蓝光机欧酷BDP-80、弘扬HY2008地面高清机顶盒(近期将增发有线高清机顶盒)、天龙AVR-A100(9.2声道)和AVR-3803功放、Klipsch杰士参音箱、沃夫德尔75周年纪念版和ELOD伊律DM502,沃夫德尔钻石10MX-SUB和凤之声世纪一号等,搭配雅堡、魔声、一流、古河、奥索尼克等品牌HDMI线、信号线、喇叭线。

影院魅力

对于这一套器材,我还是十分满意的。SANYO PLV-Z3000C投影机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调试几个主要的技术参数就可获得很不错的画面。GRANDVIEW美视弧形画框投影幕比平面幕在四角聚焦上有更好的效果。天龙100周年纪念版(或曰签名版、特别版)家庭影院放大器AVR-A100,拥有当今最尖端的音、视频处理技术,虽功能设计与AVR-4311相同,但在用料、做工、保修期限等方面更加强化,有理由给用户以更充分的信心。

杰士参考系列(Reference)音箱已获得广泛、优良的口碑,新推出的第二代产品在设计和表现上更加完善。杰士参考II与我原用的音箱音效完全不同,一是没有了原来的温文尔雅,尽显其快速、强势与大动态;二是号角喇叭对高频的延展出色,中频更饱满,特别是低频有质有量,且非常有弹性;三是声音线条稍粗,整体声音比先前的系统大气、伟岸了许多。

AVR-A100表现全面而精道,特别是在速度、动态、现场感、包围感方面,给人以彰显霸气、傲视同侪、畅快淋漓的感觉!11.2声道比7.1声道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在强化前方声场密度方面,是宽、高、深立体的,视听间好像扩大了许多,作用绝对是正面的(但环绕声道的声音稍有弱化,在听DVD-Audio、DTS等多声道音乐时,我还是倾向于用原始音频方式直接播放)。播放《虎胆龙威4》、《特种部队》等动作大片,选择DTS或Dolby的HD音频,声音犀利、厚重,方位感强,细节几近纤毫毕现,那种错落有致、收放自如的动态和包围感,让人长时间听不仅不觉得累,而且总有想欣赏的欲望。我由衷觉得其效果不亚于(甚至胜过)某些中小型专业影院。

三五好友相聚,看看高清电影,真是一大享受,倘若自家人看电影想节能或更加放松时,还有个卧室“小影院”。近年来妻子更理解我的发烧了,也会陪我一起看电影。不过我们看电影侧重点不同,家人看情节,我则专注画质和音效。同样,他们听音乐不在乎音质而只听旋律,因此听到声音就达到目的,而我则必须在皇帝位上正襟危坐。

个性发烧

大多烧友的发烧轨迹有相似之处,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这么多年发烧历程,我总结了自己的“个性”发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购买,充分利用。

十几年来,凡能“挤”出的钱多数都买了器材和软件。起初,妻子对我购置器材持坚决否定的态度,无奈之下我每次都只得硬着头皮先斩后奏。当然少不得引起家庭小纷争,但最后都化险为夷,这无形中也助长了我的“气焰”。

粗略一算,我购买过的器材确实不少,其中有功放机9台、音箱40余只、电视机、DVD7台、磁带录像机6台、AV解码器、耳机各5台、投影机2台、投影幕3张,空白录像带近200盘、音乐磁带300盘,VCD、DVD、CD唱片以及自己刻录的CD-R碟片共计数千张。另有硬盘、U盘、电源滤波器、线材、插件配件若干以及收录机、随身听、组合音响、卡座、LD机、HTPC、蓝光BD播放机等器材。

这些器材,大部分陆续被淘汰,小部分“下岗待用”。但与许多烧友“随进随出”的处理方式不同,我进的不少但出手却不多,淘汰后多是堆放于储藏室中。有些器材经常在新购设备和连接方式的变换中重新起用。

目前寒舍正在使用的视听设备共有7套:高清大屏幕系统、准Hi-End级纯听音系统、准Hi-End级耳机系统、DTS多声道听音系统、标清电影(及电视)系统、卧室视听系统、卧室听音系统。按大的方面归类算是三套:多声道家庭影院,双声道纯听音,卧室“小影院”。

2、进行多种连接,达到多样目的。

在视听器材的搭配连接上,自己经过了简―繁―简的多次变换过程。最早器材种类数量较少时,当然连接得很简单,以后器材陆续增多,就想把可用的器材都使用上(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上)。没有过这方面体会的人会把连接器材想得很简单,其实这当中有极多的变通方式。若企图让相关的每件器材都能有关联,就要连接很多线,当接口不够用时就要使用一分二线和三通接转插头,仍然不够用时就只得放弃某些连接方式。现在使用的器材虽仍然不少,但在连接上已尽量简化。

3、 因地制宜,打造视听室。

从六、七年前开始迁入新居,便决心打造尽量理想的视听室。兼作视听室的客厅30平米,当时可是下了一番功夫:为摆放大屏幕加装了隔断墙;预埋了多条电源线、信号线、音箱线、电话线、网线、射频线等;在天花大部和两侧部分墙壁装了吸音板;做了两只无门大书柜对声音有一定扩散作用;阳台装了隔音隔温的双层玻璃;安装遮光布和绒布进行遮光处理;装设了可遥控渐亮渐灭的效果灯光等。

4、视听常变换,总有新鲜感。

各套设备的器材搭配不是绝对固定的,有时要做些调整。“常变换”的意思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套设备经常换着听,换着看。由于音色音效、视频效果不同,由不同感受的变换带来新鲜感;再是器材搭配常有些变化,也更增强了这种听音、视觉的新鲜感。

圈内发烧友不少,但像本人这样已年近花甲发烧激情依然不减的不多;有大钱购买高档、豪华视听设备的不少,但像本人这样有数量欠档次频繁更新换代且各类器材同时利用的不多。我的客厅和卧室被30只音箱包围着,不发烧的人觉得乱,可我却觉得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回想儿时只能从收音机里听到只有旋律而谈不上音质的音乐,想看电影只能追着电影队到数公里外的邻村去看露天电影。现在宅在家中最不缺的就是音乐和电影,而且是高音质音乐和高清环绕声电影,何其乐哉!由此感到过往的十数年无论曾经付出过何等辛苦,花费了多少钱财,换来的都是两个字:值了!DHC

上一篇:音响.禅意 下一篇:CD架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