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美育教育

时间:2022-08-27 12:39:2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美育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美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美育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社会美的核心是心灵美。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比如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副素淡朦胧、清幽美妙的水墨画。

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教育。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美的教育。

习惯上,人们把作品的语言美、构思美、意境美称为作品的艺术美,它是一种有别于作品内容美的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说艺术美无处不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短短十二个字,就构筑了九种景物,画面感、立体感皆备,境界气氛全出。《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十二个字,便勾勒出一幅恬静的农村晚景图,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情。杜甫的《登楼》,只“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便给人一种语壮境阔、气概深远的韵味,而这“锦江春色”、“玉垒浮云”之中又融进了作者对国家灾难、个人情思的沉重忧伤。可以说,意境美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超然笔墨之外的联想与感受,进入诗一般的艺术境界,并使精神得到愉悦和陶冶,给予我们极大的熏陶与享受。

再次,自然美的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任务。

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如新疆的喀纳斯湖、天池、火焰山、五彩湖等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天然景观;一种是如敦煌莫高窟、三峡大坝、苏州园林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人文景观,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的《沁园春·雪》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热爱祖国的激情,从而内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小石潭记》、《苏州园林》也会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最后,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故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美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总之,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张芳,新疆阿瓦提县第四中学教师。

上一篇: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下一篇:被现象后的公民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