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思考

时间:2022-08-27 11:03:24

镇康县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思考

[摘 要]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秸秆,是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为此,镇康县应对传统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加以改革。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地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品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树立绿色农产品标志,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秸秆 机械化 还田 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03-02

一、绪论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而农业机械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艺技术的载体,农机与农艺结合得越紧密,农机化的节本增效作用越突出。实践证明,农业兴,农机化则兴;农机化水平越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强。农业机械作为现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农村生产、生活当中,成为广大农民增产致富的好帮手。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为农机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当前农机部门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作物秸秆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造纸、制炭、建材、编织等原料,用途极为广泛。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因此,开发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

为此,镇康在以往对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方式方法上应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秸秆,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地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品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树立绿色农产品标志品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农作物秸秆在镇康县传统处理方式

镇康县地处滇西南,南依南汀河与耿马县相毗邻,西与缅甸果敢县接壤。山区、半山区组成了镇康县的主要地型特征,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农户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脱贫,尚在温饱线上徘徊。镇康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以糖、茶、胶为支柱产业,近年又大力发展澳洲坚果、泡核桃、咖啡、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历来,县委、政府把农业生产放在全县各项工作的首位,给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但是,由于多数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低,加之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作物秸秆除少部分通过牲畜过腹还田外,绝大多数均被废弃或放火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甚至引起火灾。同时,大量施用化肥对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都有较大影响,对农作物生产不利。

因此,开发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新焦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及应用前景

秸秆还田是将收获后的玉米、水稻、小麦、甘蔗稍叶、等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匀地的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提高肥地能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争抢农时,而且将农作物秸秆的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及时直接翻压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合理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1.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质含量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源。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产农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具重要的意义。

目前投入农田的肥料中,90%以上的钾肥来自有机肥料,而秸秆是有机肥料中含钾量最多的,如果能把大量的秸秆通过多种方式归还到土壤中去,使钾素得到自然循环利用,可以起到延缓土壤钾素的大量亏损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农业生产的作用是解决钾肥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

2.改善土壤蓄水能力,提高产量

镇康县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干旱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地面蒸发,保持耕作层蓄水量,缓解降雨时对地表土壤的经流冲刷,有利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抗旱减灾。

3.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

秸秆还田是一项造福于国,有利于民的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肥地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有成功的典型经验。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形式,省工省力,简便易行,适应当前农村劳力紧张的形式,符合现行农业发展的要求。

4.过腹还田能得到稳步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提高,对发展饲料养殖业有了更高的认识。为解决饲料来源的不足,充分利用秸秆加工饲料,使秸秆过腹还田,对种植、加工、养殖的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有利的作用。

四、实施秸秆还田的主要措施

根据镇康县的地理结构特点和气候特征,我县主要适合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世界上凡是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问题,重视施肥结构的科学合理。一般将化肥的施用量控制在施肥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秸秆还田和厩肥用量占三分之二。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避免腐烂焚烧带来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为大面积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建立高产稳产农业创造出了新路子。此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抗旱保墒,减少化肥用量和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说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1.1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留在地里的作物茎杆和叶子就地粉碎后抛撒在地表,补氮肥后深翻埋入土。还田后的秸秆在土壤中水分、温度等相关条件下,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机质,从而培肥了地力,改善了耕地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持续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1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

玉米成熟摘穗后趁秸秆青绿时,及时用拖拉机配带各种秸秆粉碎机切碎秸秆,作物根茬高应不大于5cm,防止漏切。再将一定量的氮肥,均匀撒于秸秆粉碎后的田间。然后用旋耕机作业遍,在切碎根茬的同时将碎秸秆,化肥与表层土充分混合,最后再深耕翻埋。通过耕翻、压盖,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为播种创造条件。

1.1.2玉米秸秆半机械化粉碎还田

玉米成熟摘穗后,要求及时将秸秆割倒堆放,以保持含水量,之后立即抓紧时间,用铡草机或青贮机切碎长度一般不大于5cm.将底肥掺入碎秸秆中,在补氮同时掺入生物催腐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堆沤,堆沤时间不少于24h,用人工对堆沤后的碎秸秆进行均匀铺撒,再进行耕翻压实。

鉴于我县玉米种植区域内多属无水源灌溉条件的坡地。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旱作节水以及坡改梯农业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将有条件地区的坡耕地逐步改建成为台耕地,一方面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耕作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减少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树立粮食绿色标志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1.2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

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将作物割去茎杆后的剩余根茬,用机具粉碎后混于耕层土壤的一项机械化技术。它既是第二季的整地准备,又是种地养地的有效途径。根茬粉碎还田有助于保持土壤有机质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根系残体的残留量70%左右集中在耕作层中。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运用,是农机与农忙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用机械进行根茬还田,可以保肥。因为人工清除作物根茬会带走根茬上的肥料。根茬直接粉碎还田,不但将作物根茬的干物质还给土壤,同时也防止作物根茬与土流失。

有利于抗旱保墒。人工除作物根茬易失墒,引起干旱,而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作业,可将地表土壤中的毛细管切断,减少水分蒸发。这就可以达到播前整地的农艺要求,不因整地而失墒。机械根茬还田,不但改变了恶劣的作业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作业后能保持原垄形丰满。

随着我县耕作配套机具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对机械作业认识的不断提高,从而为作物根茬还田技术的推广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目前我县最容易推广运用的技术。自2006年各级农机部门应在对现有机具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机械运用推广,依靠政府扶持,引进适用新型的根茬粉碎还田机械进行推广应用。同时要宣传、教育农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改变传统的和落后的种植习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种植水平。

1.3机械化水田秸秆还田技术

机械化水田秸秆还田技术是适用于我县水田种植习惯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采用机械作业可将水稻、小麦的整秸秆、高留茬、绿肥等农作物的秸秆一次性直接埋覆还田。这是“三夏”大忙季节抢农时,抓节令,提高工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2.秸秆牲畜过腹还田技术

秸秆主要成分是粗纤维,而粗纤维中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可以被草食家畜作为饲料消化利用的,木质素则基本上不能消化。秸秆中所含的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结合紧密,从而阻碍其被牲畜消化吸收。由于镇康县旱地多、水田少,除极少数旱地用小型耕作机械或微型耕作机械进行格外能够做外,绝大多数旱地目前还是采用畜耕方式进行作业。但是由于传统的耕牛散放的放养习惯,一方面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护森林工程的实施,使放牧范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散放耕牛,既破坏了生态,又使本该积蓄起来的畜肥浪费于荒野之中;再则散放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容易耽误农时,不利于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所以,在农田作业机械化欠发达或不利于开展机械耕作的甘蔗种植地区。应加强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改牲畜放养为圈养,以节省放养耕牛劳动力,增加牲畜出栏力,增加厩肥数量,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

五、实施秸秆还田的途径

基于我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还较质低,地理环境恶劣,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薄弱,受传统农业种植习惯的影响,致使秸秆还田技术在镇康县的推广运用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式的发展需要。为此,需要政府及相关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从现代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做好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运用工作,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法规

目前,由于焚烧秸秆,国家和有关部门多次发出通知禁止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焚烧秸秆。但是由于没有将禁止焚烧秸秆纳入法制化管理。因此,有禁而不止的现象时时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和特大火灾。应将焚烧秸秆是一种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纳入法制化规范管理。

2.农业技术部门应加强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秸秆还田是一项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再生资源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对秸秆还田的作用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使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得以顺利推广运用。

3.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识

结合科技“下乡”活动,举办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班。使广大农民朋友认识秸秆还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蓄水能力,提高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节约资本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作用。使农民在使用新技术、新机具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4.因地制宜,推广普及秸秆还田技术

由于镇康县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在引进秸秆还田机械上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坝区地块面积比较大的地方,适合运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械;在山区、半山区适合运用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械或专用微型机具,并结合运用秸秆过腹还田和气化还田技术,做到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以提高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率。

六、结论

总之,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运用,为秸秆(根茬)处理,合理利用资源,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充分发挥现有拖拉机的作用,更新大中型拖拉机,小型及手扶拖拉机,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丰收计划”、“沃土计划”,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相信,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技兴农的步伐不断推进,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必将造福于民,还利于民,也必将在镇康县现代化农业和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中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国农机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8.

[2]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手册,银声音像出版社

[3]农机化适用新技术读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3(01)

作者简介:何绍康(1967-),男,中专学历,供职于镇康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工程师,从事农机化工作25年。

上一篇:江城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饲养肉牛羊应以粗饲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