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4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7 10:29:35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4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8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洛赛克+铋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洛赛克+铋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37/42)88.1%,对照组(26/42)61.9%。结论 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药物疗法; 感染; 根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也可能是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致病原因[1]。所以目前临床治疗Hp感染相关性疾病,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时,要常规进行抗Hp治疗,且已在治疗方案上逐渐趋于标准化。2008年以后,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洛赛克+铋剂治疗,发现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尤其是反复感染者控制率较高,本文对2010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了治疗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1月符合下列条件者列为治疗对象。年龄20~60岁,有中上腹胀闷、烧灼感、隐痛或餐后痛1个月以上;3 d内经胃镜检查和胃黏膜Hp检测,证实有Hp感染;胃窦黏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Hp均为阳性,共84例患者入选。1周内未接受铋剂和抗生素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面积及烟酒嗜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500 mg,2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洛赛克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100 mg,2次/d。对照组则采用甲硝唑400 mg,2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洛赛克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100 mg,2次/d。使用两周后停用抗生素,继续服用洛赛克、铋剂2周。治疗过程中停用其它抗菌素及制酸药物,全部病例坚持完成治疗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监测Hp。

1.3 Hp根除标准 停药4周后胃黏膜活检,行快速尿素酶实验,组织学染色检查Hp,两者均为阴性,定为Hp根除。

1.4 溃疡愈合判断 愈合:溃疡面消失或遗留疤痕;好转:溃疡面缩小≥1/3;无效:溃疡面缩小

1.5 排除标准 (1)有活动性溃疡出血、梗阻者;(2)确诊前1个月使用过抗菌药物,抑酸剂者;(3)青霉素药物过敏者;(4)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者;(5)恶性肿瘤患者;(6)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效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4周的Hp根除方案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1%,溃疡愈合率76.1%。对照组根除率为61.9%,溃疡愈合率为52.3%。治疗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治疗Hp感染疗效比较(n,%)

2.2 副反应 治疗组恶心4例,食欲减退3例,皮疹1例。对照组恶心6例,食欲减退8例,便秘1例,头晕1例,均未停药,未作特殊处理,治疗完毕后副反应自然消失。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选择根除Hp药物,已成为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防止复发的关键[2]。近几年来,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法。PPI与抗生素合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洛赛克是目前抑制胃酸分泌最强的药物。壁细胞分泌酸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其微泌管膜上的质子泵(H+-K+-ATP),能推动胞浆内的H+与管壁内的K+交换,使H+排出细胞外。洛赛克能有效的抑制壁细胞H+-K+-ATP酶,使其不可逆的失活,导致壁细胞内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而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酸接近于中性,从而迅速缓解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洛赛克本身虽不能清除Hp,但它抑制胃酸的分泌,增加了抗生素的活性。研究表明,许多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受到影响,抗生素在胃内酸性环境中能否保持其稳定的抗菌活性,直接影响到对Hp的治疗效果。胃内pH值越高,Hp的清除率越好。克拉霉素是一种半合成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耐酸和能溶解于低PH胃液的优点。阿莫西林+甲硝唑由于长期使用,导致药物耐酸性增强。从本组病例统计显示,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副反应低。虽然价格偏贵一些,但一般患者尚能接受。故可推广此法。甲硝唑有较大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口服时的口腔异味,很难使患者忍受,并有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的问题。胶体果胶铋是一种新型胶态制剂,为生物大分子果胶酸(D-多聚半乳糖酸)与金属铋离子及钾离子形成的盐。本品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胶体性,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牢固的保护膜,增强胃黏膜的屏障保护。

参 考 文 献

[1] 张万岱,徐智民.幽门螺旋杆菌研究现状及共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0):1084.

[2] 沈德海.兰索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6,3(18):189.

(收稿日期:2011-02-22)

上一篇: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高锰酸钾中毒化学性灼伤疗效... 下一篇: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