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艺圈到商圈名人“跨界”为哪般?

时间:2022-08-27 09:33:09

从演艺圈到商圈名人“跨界”为哪般?

继国外名人自创品牌大行其道之后,中国明星也开始利用自己的名气与号召力推广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多集中在时尚消费品领域,如时装、皮包、香水等。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明星注意到了“名”与“利”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了从自己的名气里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更加深入发掘、利用明星效应,于是从参与时尚新品的设计再到自创品牌,形成一股热潮。

自创品牌大行其道

2008年10月,首款以亚洲名人命名的香水“KarenMok:TheFragrance”上市,她的主人正是莫文蔚。这款香水是香港一家知名香水公司生产的,而莫文蔚亲自参与了设计。这款香水像一杯令人陶醉的鸡尾酒,将莫文蔚个人独特气质的精髓融合在了一个精致的香水瓶中――性感、魅惑、女人味十足。

演员兼歌手周迅也正在成为自有品牌的创业者。早在2007年,周迅与香港本土品牌i.省略合作推出自己的“RockStar”系列创作。从产品来看,周迅自己的风格洋溢其中――简单的黑白两色和中性气质是产品的主题。

此外,台湾演员张震也在出名后回归了他的美术专业。张震亲自为其设计的Paul&Shark的夹克代言。对于学习美术出身的张震而言,这次的设计处女秀,不仅仅是做单纯的图案设计,服装的剪裁、样式、质料等“高级工艺”也是一肩扛起。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在华人界举足轻重的明星则是成龙。成龙自创的以他名字命名的JackieChan品牌,主打年轻人路线的休闲T恤、运动服、针织衫等类型的服饰,其产品以休闲、舒适、高尚为设计理念,品种则涵盖服装、鞋、箱包、手表等范围,成龙的目标是让JackieChan品牌服装像其本人的电影形象一样成功打进美国市场,然后走向世界。

是玩票还是淘金?

名人自创品牌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利用自己的名气与号召力推广属于自己的品牌,从演艺圈轰轰烈烈转战消费品商圈。莫文蔚就坦言每个艺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品牌,“我非常喜欢香水,一直以来都想推出自己的香水,见过很多外国明星推出个人品牌香水,在亚洲却暂时未见,我想鼓励更多的女性用香水,令她们的整体打扮有更高层次的美。”

然而,很多明星并不把自创品牌作为其主业,而只是利用“职务之便”,借自创品牌之机把自己的知名度与号召力转化为看得见的商业回报。明星自创品牌基本都是以时尚消费领域为主,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只是玩票性质的,只是参与一些设计,还有一类就是彻底的转型,把时尚设计当成一门正经事业来经营。相同的是,他们都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明星效应。

一些商家也改变了传统的请明星代言方式,转而让明星作为该品牌的设计师。这些被明星设计的产品往往是限量版,经常会被“粉丝”抢购一空,商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或许对于明星来说,这样的代言与以往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以他们名字命名或者注解的商品已俨然是一个独特的产品品牌。不过,这样的明星品牌大多是昙花一现,缘于明星只是将此作为代言方式的一种,未必作为长久的事业去经营。

另外一类明星自创品牌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在商业操作或者引导时尚方面的满足感。像成龙就属于这一类,他们未必把自创品牌作为主业,但是却希望长久经营自己的品牌,以证明自己在演艺事业之外的能力――商业眼光或时尚品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明星品牌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快速提升新品牌的知名度,即所谓的注意力经济,然而完整的品牌资产并不仅仅只是知名度,还涉及到品质认知、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遗憾的是在以上方面明星品牌很难有所作为。既然无法形成完整的品牌资产,品牌当然如昙花一现。很多明星本来也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玩票一把,自然很难全身心投入品牌的经营,并非所有的明星都能成为经商的好手。像在李宁后,郝海东、邓亚萍、李小双等众多体育名人都以李宁为榜样,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服装服饰品牌。但在现存的体育名人品牌中,除李宁外,其他品牌优势均不太明显。

上一篇:名人自创品牌遭遇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辛亥枪声在南洋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