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其礼 第4期

时间:2022-08-27 09:15:13

他出生于香港外交世家,会五种语言,自小往返世界各地生活学习。纯正的欧洲文化教养奠定他知书达理的气质,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深谙礼仪的真谛。卢浩研,一位彬彬有礼的标准绅士,选择以礼立业,以礼立人,以礼立世。

自礼中来

见到卢浩研的第一印象是儒雅,他穿着双排扣的条纹深藏青色西服,笔挺的西裤,打着草绿色的领带,一双来自意大利的棕色皮鞋一尘不染。西服是十年前定做的,由于保养得当,显得相当整洁清爽,而沉稳的西服配上色彩鲜艳的领带,让人感觉稳重而不失生动,优雅而不失风趣。而白色的衬衫袖口上绣着他名字的拼音缩写,这些细节让人不禁揣想,这位优雅的男士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成长经历。

由于父亲是香港外交官,所以卢浩研从小就去过很多国家。他接触礼仪的第一课,是在11岁时,当时他就读于英国的寄宿制学校Northbourne Park。“我记得刚到的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我们吃Cereal(谷类食物),加了牛奶进碗里后我直接捧着Cereal的碗喝起来,我对面的同学立即跟我说这样不对,应该用调羹一口一口的舀着吃。”卢浩研回忆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吃土司面包时要把面包切一半,每天晚上校长都要逐一检查学生们是否擦干净皮鞋并且打蜡。学校事无巨细,一切都要求合乎礼仪,包括领带的打法,写信的格式……但是学校的教育并非死记硬背,而是综合全面的,卢浩研在学校发展了很多兴趣爱好,如打羽毛球、拉小提琴、烹饪、滑雪等。对语言的兴趣也是在英国的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对卢浩研来说,在小学和中学打下的基础,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说起自己创建文化公司的初衷,卢浩研提到他刚来上海的时候,在一家进口葡萄酒公司的工作经历,由于每天都会接触到西餐厅及星级酒店负责人,他发现有效的沟通和文化上的融合对工作和生意是非常重要的。而沟通和社交都离不开礼仪,因此他萌生了创立文化培训公司的念头,他想用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去帮助个人和团体去接触礼仪和不同的文化,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促进商务的达成。

礼不惧异

从小在西方长大,接受西式教育的卢浩研在大学的宗教课上才第一次接触到了东方智慧,那一堂课上,韩国籍的女教师第一次让他接触到了孔子。他说在那一刻,他突然发现东方的哲学也有其特殊的魅力所在。也许正是孔子的“礼”打动了卢浩研,和研文化公司的网站首页写着孔子的名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这个“立”是一个人长大并强大的过程,礼仪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不停学习的。有礼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内心强大自信,外在优雅得体。

西方礼仪及东方礼仪有很大差别,就算是在西方国家之间也有不同。“简单来说,西方人更直接更有表达性,东方人更注重面子及内涵。‘入乡随俗’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尊重。”卢浩研说。他每年都被邀请为外国人举办中国的传统、习俗及文化的讲座,这种时候,他会用茶道来作为一个媒介,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就像外国的葡萄酒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每个文化的基础,卢浩研在举办礼仪培训时都会用美酒美食作为桥梁,在他的博客中,也经常会介绍他所周游的各地美食,并将当地的风俗习惯介绍给读者。

礼是生活

在卢浩研的家中,他为招待亲朋亲自摆放餐桌。一道道工序细致展开,他说:“一点也不烦,因为我喜欢。”他拿起银质餐具介绍道:“上海的天气比较潮湿,银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所以在客人来之前,我一般都要用专用的擦银布给银器抛光。”而餐桌上餐具的摆放也有不少讲究,如果吃中餐的话就要放中式的餐具,吃西餐的话会放西式的餐具,也有一些时候是中西合璧的。卢浩研说他最喜欢买餐具,他的橱柜里有各色从越南、德国、日本等地搜罗来的餐具,这些形形的餐具反映的是各地的饮食文化,有的器具是用来盛骨头的,有的器具是用来扫面包屑的。他还喜欢从澳大利亚的二手慈善义卖店中淘买那些独特的餐具,兴趣爱好与慈善结合,一举两得。

卢浩研将发掘美食美酒并与人分享视为从事礼仪文化培训和美食美酒评论背后所做的功课。这些“功课”也是推动其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与旅游有相关机构如航空公司、酒店、国家旅游机构都看好他的这些经历并找他合作。他应邀给不同的杂志撰写礼仪文化专栏;澳洲葡萄酒协会也邀请他担任葡萄酒培训师,他在上海外语频道ICS的《独立探店报告》担任固定的美食评论嘉宾,他还给许多知名企业如3M、Bloomberg、保时捷、渣打银行、交通银行、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员工进行培训。

他将每次培训视为一次“出诊”,将自己视为一个文化的“医生”,根据“病人”的问题给出量身定做的“配方”,虽然这些“配方”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文化摩擦,但是在一些场合却是立竿见影的。比如在年会上,外国人习惯于先站着喝一会酒,交流感情,而不明就里的中国人却习惯于直接坐下来开始进餐,这在外国人眼里是很不礼貌的。而你在餐会时需要社交,如何握着杯盘,又能递名片,又能与人握手,实在需要好好练习一下。

礼中有乐

很少有人能像卢浩研那样,将兴趣、工作和生活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Happy Go Lucky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卢浩研所喜欢的,他喜欢西方古典音乐,贝多芬的交响曲让他感受到力量。“我觉得,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孩的听觉、数学、欣赏美的一种方式。”在繁忙喧嚣的大都市,他喜欢边工作边播放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这能让他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他也喜爱烹饪,最欣赏Jamie Oliver这位烹饪达人,“我们做的都是美味的家常便饭,我并不喜欢程序太复杂太刻意的烹饪方式。”就像他喜欢的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一样,他做菜的方式充满想象力。每次烹饪他从来不看菜谱,不喜欢循规蹈矩,更喜欢凭感觉和想象来做菜,这或许是从达利的画作中受到的启发。

卢浩研始终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谈及他所接触的文化和不同的人们。“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但我从来不认为、也不赞同一个文化的行为准则优胜于另一文化的行为准则。”正是这样一种兼容并蓄的视角和心胸,使卢浩研收获了生活的快乐和事业的繁荣。

Email仪

现在人们很少会去用手写信件,但是每天我们还是会接触到信件的礼仪――不是在信纸上,而是在Email邮箱里。那么在写Email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相关的礼仪呢?这里就给您提几点:

主题 Email的主题你可曾注意过?是否直接按回复,即便已经回复了十几封Email,主题还是那个主题?请记住,一封符合礼仪要求的Email,应该每一次都更新主题,使之一目了然,简洁大方。

抄送 有些Email需要抄送给他人,有些则需要密送,千万要注意别搞错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自动回复 现在很多商务人士都会给Email设置自动回复功能,一般内容只是表达收到邮件,感谢等。但是在您出差的时候,是否想过要给Email的自动回复上加一句说明,如果您不方便接受邮件,也许会让急待回复的发件人等得心焦。

上一篇:尼古拉斯.斯帕克斯 把你带到纯爱年代 下一篇:王中军 为艺术品建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