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因地制宜探索旅游扶贫

时间:2022-08-27 07:12:27

黎平:因地制宜探索旅游扶贫

侗乡黎平因地制宜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传统村落“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黎平县百里侗寨、古城翘街和八舟河景的34个项目紧锣密鼓开工了。“百里侗寨”精品旅游路线是一条以肇兴景区为门户,串联黄岗、铜关、地扪、滚正、高近等32个传统村落的百公里长的侗族文化体验长廊。

新的一年,沿着这条“世界最美风景线”,黎平县因地制宜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统筹脱贫攻坚与文化旅游,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便利旅游出行

肇兴侗寨信团鼓楼旁有一家占地60平方米好望角驿站,这个只有8间房10多张床的小客栈在今年春节期间受到了游客的热捧。

从2014年营业开始,好望角驿站的营业额从12万元、15万元,再到今年春节已超过20万元,店老板罗嘉梅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肇兴距离黎平机场50公里,距厦蓉高速、黎洛高速从江东站仅3公里,距贵广高铁从江站仅2公里,便利的交通让肇兴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等优势凸显,游客“蜂拥而来”在情理之中。

过去几年,肇兴通过大力推动景区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业态,实现旅游产业率先突破,促进百姓富裕。目前,肇兴有酒店、宾馆88家,特色民居140家,包括旅行社、刺绣靛染作坊、快递物流和个体客运等,解决就近就业1000余人,其中解决贫困人口就业632人,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2017年,以旅游综合开发为主的“肇兴模式”,助力旅游便利化。

――开展一系列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水平,提高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整体对外形象。

――依托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百里侗寨景区打造,围绕康体休闲、林区避暑、农耕养心、公寓养老等不同主题体验,创建农文旅产业园,围绕“养、游、医、健、食、管”,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实体企业。

――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大力实施“一村一特一品”策略,每个村都有一个支撑产业,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进龙头企业,运用电商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来源,推动脱贫产业发展。

众筹乡村民宿

有着80多年历史的祖宅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的“听泉别墅”,私人厨房成迎接四方游客的“金莲小厨”,水口镇滚正村村民龙成义从“外出务工者”变成了“民宿老板”。春节期间,忙坏了的龙成义说:“再累总比去外面漂着强,回滚正是正确的。”

4年前,在广东打工的龙成义接到妻子李金莲打来的电话,滚正村正在以众筹方式组建黎平县滚正乡居综合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众筹模式建立农民资金合作社,为农户的民居改造提供金融支持,以改造完成的房舍接待来滚正村旅居的客人。

“改造这个老宅,总共花去了12万元,我自己只花了5万元。”龙成义说,另外7万是跟公司借的,经营收入按照50%比例返还公司。

“让怀揣田园梦想的人住进乡村,既可以满足这部分小众体验晴耕雨读的需求,还能在给农户带来租金收入的同时促使农户对其传统生活价值的重视和评价。” 水口镇镇长梁松成介绍,在众筹模式的推动下,滚正村乡居项目先期以公益性质启动并完成首批5户示范农户住房的改造,并计划争取在今年完成滚正35户乡居旅馆的改建项目。

水口镇党委书记赵永安认为,改造后的乡居田园生活可吸引健康人群中长期养老、养生、休闲度假者到乡村居住,旅居者可以为乡村农户带来营业收入。2017年,滚正村计划接待100户左右旅居者,预计乡居项目使每户平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

改造后的滚正村具备了新的商业平台,利用“金莲小厨”的电子商务,可让农户的生态大米、春茶、山茶油销往全国各地,现“黔货出山”。

留住文化之根

正月十四,住在母寨、寅寨、模寨、围寨、芒寨的5个房族的地扪村民围坐在千三鼓楼下的火塘边。这个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小侗寨,在春节期间天天都是节日――踩歌堂、唱侗族大歌、演侗戏。从正月十一到十五,五大房族互相请客吃酒,这一天是母寨请客。

22岁的吴文成在广州郊区一家印刷工厂工作三年了,今年他想在家过完正月十五再去上班。春节,他从广州给父亲带了一瓶红酒,他计划着回广州时带上妈妈做的“腌肉”和“腌鱼”。贵广高铁开通后,吴文成的返乡路程从24小时缩减至6小时左右。“从前都不敢带太多家乡特产去广州,路程远,要转汽车和火车,提着太重。”

在地扪,这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不仅是当地村民的自主选择,也与地扪村以传统村落文化保育为主的发展思路有关。茅贡镇镇长龙裕鑫认为,要让传统村落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必须保护好它的“活态”文化,包括其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等。

目前,地扪所在的茅贡镇完成了自然村落圈内十余处重要历史建筑和传统公共建筑的修缮,并规划建设了一批诸如侗歌侗戏传习展演中心、古法手浇纸传习演示坊、侗族靛染传习演示坊、旅游接待中心、村民产品寄卖店、公共垃圾桶等一批公共设施。资金来自“传统村落文化保育和社区发展公共基金”,由政府引资、社会捐助、社区产业发展提留款等形式注入。

新春伊始,距离地扪只有4公里的茅贡镇计划在镇上设立“服务区”,为到地扪进行深度体验游的游客提供饮食、居住、购物等服务。“以茅贡镇服务区为中心,将辐射带动周边的腊洞村、登岑村等多个村寨旅游发展。既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又要通过经济发展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生活质量,才能传承传统村落的优秀历史文化。”龙裕鑫说。

除了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和村民积极参与,黎平县2017年将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比如通过众筹方式进行乡居改造,既服务本地居民,又服务外来游客。

“珍珠串项链,盆景做公园” 。通过民族文化景点、景区和精品线路从点到面、连线成片的有序打造和推进,还产生了铜关村“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黄岗侗寨的农耕文化村民自治保护模式、四寨侗寨的企业引领保护模式……针对不同特点侗寨的差异化打造,传统村落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责任编辑/顾海凇)

上一篇:《岩石力学》及实验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粒子群算法优化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