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保护效果及开发前景

时间:2022-08-27 06:51:29

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保护效果及开发前景

摘要 通过对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5年的围封保育措施,发现小叶黄果枸杞的平均密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和相对高度表现较好,说明小叶黄果枸杞的生境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同时提出了开发前景及建议。

关键词 小叶黄果枸杞;保护效果;开发前景

中图分类号 Q9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12-02

小叶黄果枸杞(Lycium parvifolium T.Y. Chen ex X. L. Jiang)属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直立小灌木,是2009年宁夏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在调查野生枸杞资源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城郊区附近荒地发现,经宁夏大学马德滋教授和中科院植物所鉴定为枸杞属的一个新野生种[1-3]。其形态特征与宁夏枸杞(L.barbarum L.)相似,但叶片比宁夏枸杞明显窄小,叶长1.0~2.5 cm、宽1.5~2.0 mm;株高40~80 cm,枝条坚硬、无毛,并呈“之”字形曲折,小枝的顶端和节上有0.8~2.4 cm长短不等的棘刺,节间较短,分枝、棘刺多,老枝灰白色,并有明显纵条纹,幼枝粉白色或白色;花1~2朵,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萼呈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果膨大成半球状,浆果呈淡黄色,近透明,长6~10 mm,直径6~8 mm,种子5~8粒,花果期6―9月。

1 小叶黄果枸杞群落特征

1.1 小叶黄果枸杞数量特征变化

小叶黄果枸杞是在宁夏中宁县城郊区附近发现,原生境有较为严重的放牧与人为破坏痕迹,已经处于高度濒危状态。2010年,宁夏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在中宁县沿岸建立了野生枸杞资源原生境保护点,进行围封保育措施,经采集样方显示,野生小叶黄果枸杞在原生境样方2、样方9和样方10出现,经过5年的保护和监测,其数量特征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原生境小叶黄果枸杞平均密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高度总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只在2013年数值有所下降。表明在近些年围封保育下,小叶黄果枸杞的复壮更新恢复效果较好,进一步证明,此种保护措施较成功。

1.2 小叶黄果枸杞原生境群落组成

小叶黄果枸杞所处群落的植被类型为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紫杆柽柳(Tamarix androssowii)+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n)草原化荒漠。优势种分别为红砂、紫杆柽柳、黑果枸杞、假球蒿(Artemisia globosoide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高度70~130 cm,盖度24%;次优势种为匍根骆驼蓬(Peganum nigellast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碱蓬(Suaeda glauca)、多裂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var. mul-tisecta)、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等,高度20~93 cm,盖度16%。除此之外,群落内还伴生有白草(Polygala tenu-ifoli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藜(Chenopodium album)、羊角子草(Cynanchum cathayense)、乳苣(Mulgedium tataric-um)、猪毛蒿(Artemisia scooparia)、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盐爪爪(Kalidium sp.)、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柔毛蒿(A. pubescens)、赖草(Leymus secalinus)等。

2 开发前景

小叶黄果枸杞为一种新种,与黑果枸杞的生境相似[4-6]。有资料表明,小叶黄果枸杞的外部形态与新疆枸杞(L. dasystemum)和土库曼枸杞(L. turcomanicum)比较接近,但小叶黄果枸杞的枝条呈“之”字形曲折,短枝顶端生有花1~2朵,冠檐的长度与花冠筒部相差不大,雄蕊着生与花冠筒的喉部,浆果的颜色为淡黄色。尤其是本种的花萼为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花冠裂片边缘无毛而明显不同于土库曼枸杞,后者的花萼为宽钟形,常4~5裂,花冠裂片边缘有短而稀疏的缘毛。利用核基因颗粒性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片段对中国枸杞属这几个新分类群杂交起源的初探表明,小叶黄果枸杞很可能是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杂交后代。因此,可依据小叶黄果枸杞与它们的近缘关系进行品种改良、种质资源保护等研究,也可进行小叶黄果枸杞的引种、种子繁殖、嫩枝扦插、嫁接等试验,在盐碱地改良与应用、新枸杞资源开发的前景上比较看好[7]。

3 参考文献

[1] 马德滋,刘慧兰.宁夏植物志(第二版)[M].银川:宁夏出版社,2007.

[2] 刘王锁,石建宁,郭永恒,等.宁夏野生枸杞资源现状[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7-21.

[3] 陈天云,蒋旭亮,李清善,等.宁夏枸杞属(茄科)一新种和一新变种[J].广西植物,2012,32(1):5-8.

[4] 刘王锁,张波,石建宁,等.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小叶黄果枸杞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5):82-85.

[5] 库尔班江.新疆枸杞子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47.

[6] 刘克彪,李爱德,李发明.四种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4(3):99-103.

[7] 赵荣祥,范小静,郝佳,等.18种植物源物质对枸杞鲜果的保鲜活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4(9):147-151.

上一篇: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 下一篇:西吉县特色蔬菜产业前景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