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妈妈

时间:2022-08-27 05:40:28

我是39岁怀孕的,预产期是2008年7月11日,可到了7月14日还没动静,我当时要求剖宫产,但是医生说自然生产对母子都好,我就没有坚持。这是我犯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经过30多个小时的催产,孩子出不来,最后还得剖宫产!孩子出来后,全身发紫,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当然更没有哭。我哭了,在产床上完全情绪失控,麻醉师加大了剂量,我的手术才顺利完成。

当我醒来时已经躺在病房里了。老公站在床边告诉我,儿子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昏迷不醒,马上要转到斯坦福大学的儿童医院接受冰床治疗。7月19日,我赶到儿子那里时,儿子已经下了冰床,插着呼吸机、导痰管和鼻饲管。儿科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找我谈话,告诉我们,3天了,孩子还没有睁眼睛,也没有抓握、吞咽和自主呼吸。冰床的效果不太理想,让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那段时间,我吃不下,睡不着,就守在儿子的身边。我的手从保温箱的窗口伸进去握住儿子的手,不停地和他说话,希望他能苏醒。7月25日,儿子已经从冰床上下来7天了,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儿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再次找我们谈话。医生告诉我们,儿子的检查结果糟糕得不能再糟糕:大脑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吞咽功能丧失,呼吸几乎全部依赖于呼吸机。如果他活下来,就是依赖呼吸机生存的植物人。即使有一天能拔掉呼吸机自己呼吸,他也是一个肌肉僵硬的残疾人。面对残酷的一切,我还是没同意拔掉儿子的呼吸机,我希望再给儿子一点儿时间,兴许奇迹就会出现。

7月28日,奇迹没有出现,孩子还是没有苏醒。医生再次找我们谈话,告诉我们如果不拔掉呼吸机,孩子能继续活,但就是靠呼吸机活着。而且他的肠胃不能蠕动,是无法接受食物的,只有靠鼻饲管。但鼻饲管是不能给他足够的营养让他长大的,最多一年的时间,孩子还是要走向死亡。

我对医生说,我没有办法选择放弃。医生说,这不是你的选择,是你儿子自己做出的选择。于是,在儿子出生的第十五天,我们决定给儿子拔掉呼吸机。一个母亲做出这种选择该有多痛!我问儿子的儿科医生:“如果这是你的儿子,你该怎么选择?”

她流着眼泪拉着我的手说:“你是个伟大的母亲,如果是我的儿子,我的选择和你一样。”

7月29日上午10:00,我们决定给儿子拔掉呼吸机。拔掉呼吸机后,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吧,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你要这样惩罚我?你只要睁开眼睛看一眼妈妈,妈妈就不放弃你。”奇迹出现了,儿子真的睁开了眼睛。牧师看到了,叹道:“把一切交给上帝吧。”

拔掉呼吸机之后他突然开始自己呼吸了,虽然很费劲,但他还是自己呼吸了。第二天,我请我的一个朋友和我们一起参加了跟医生的谈话,这个朋友在斯坦福的另外一家医院工作,曾经也是儿科医生。她认为,我儿子现在能自主呼吸了,就不应该放弃。但是,医生根据孩子的检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孩子没有吞咽功能,肠胃没有接受食物的能力,如果喂食,食物就会在肠胃里腐烂,导致并发症死亡。采用鼻饲管不能满足孩子生长需要的营养,孩子只能消耗自己,最终死亡。孩子大脑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孩子将是个不能动、不能学习、智力低下的人,让他生存下去只是道义上的事情,他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的朋友听完医生的话,也沉默了。

所有人都在做我的工作,因为一个身心憔悴的母亲还要面对6个月甚至更长的折磨,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更何况,这个过程不是等待希望,而是等待死神。

8月5日,我们还是决定拔掉儿子的鼻饲管,鼻饲管拔掉后最长7天,孩子会因为脏器衰竭而死亡。医院把儿子转到了一所儿童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一家慈善机构,目的是帮助那些身患绝症的孩子走完人生最后的路。

每天上午、下午和夜里,护士都会来检查孩子的心跳、呼吸、体温和尿。我24小时抱着儿子,让他的头贴在我的胸前,用我的身体温暖他,让他尽量少消耗自己的热量。因为他没有进食,只能消耗自己,消耗光了就会衰竭死亡,我想多留住他些日子。

8月15日,在儿童临终关怀医院的第十天,也是儿子满月的那一天,儿子突然心跳骤降,呼吸困难。我以为儿子最后的时刻到了,护士和社工也全都来了。为了让孩子舒服点儿,护士给他吸上氧气,过了一个多小时,孩子的状态似乎又趋于平稳,大家也就四散而去。

晚上,一个刚休假回来的护士来查房,突然看到儿子的嘴巴一动一动的,她说:“孩子是不是想吃东西了?你们试着喂他一下。”我让护士给我一个注射器,吸了一点儿母乳,用注射器滴了两滴奶到儿子的嘴里。儿子还是没有反应,我就把我的舌头伸到儿子嘴里,顶他的舌头。奇迹发生了,我看见儿子的喉咙动了,他把那两滴奶吞了下去!

看到儿子能吃奶了,我激动不已,马上又用注射器吸了一点儿母乳喂他,儿子又吃下去了。老公把护士叫来,护士用听诊器仔细地在我儿子的肚子上听诊,突然兴奋起来,因为她听到我儿子的肠鸣音了!过了一会儿,奇迹又发生了,儿子大便了!护士把它送去化验,没有发现带血的胃绒毛,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也立刻振作精神,努力喝汤和果汁,因为我儿子需要我的乳汁,我想努力产奶。接下来两天,我每天都用注射器喂儿子吃150毫升左右的奶。这个量是不能维持他的生长发育的,于是医院又决定给我儿子鼻饲。当鼻饲管穿入儿子的鼻孔时,奇迹又发生了!儿子感到强烈不舒服,哇哇大哭!护士说儿子的哭声很正常,不像有问题的孩子的哭声。

这是我儿子的第一声啼哭,虽然迟来了一个多月,但那声音如同天籁,用怎样美妙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这时,医生为我们预约了原来的神经科医生复诊。我们对复诊充满期待。可是,当医生给我儿子复诊之后,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他说他原来的诊断是正确的,现在孩子的临床表现也说明了这点。我当时对医生说:“我儿子以后就是个傻子我也认了,他只要知道我是他妈妈就行!”可是医生残酷地说:“他以后也不会知道你是他妈妈。因为他脑损伤太严重,他不会认识任何人。”

医生走后,我一直在流泪,我知道如果真如医生所说,我儿子即使活下来也是非常悲惨的。我边哭边扇自己的耳光,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剖宫产。那段时间,所有人紧张的不是我儿子而是我了。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天使来了。一个星期五的早上,我又抱着儿子站在窗前,看见花园里有一对夫妇带着3个孩子在嬉戏,笑声隔着玻璃传了进来,那么刺耳。看到这个画面,我的心都碎了。第二天下午,在护士站,我碰到了昨天在窗户前看到的那一家人,那个妈妈主动和我打招呼。她告诉我,他们就住在我家附近,昨天她和我丈夫聊过天,她也和我们一样遇到了这种不幸的事情。原来,那个妈妈的第四个孩子名叫马修,6个月,出生时头顶到脐带导致缺氧后大脑严重损伤,只能终身躺在床上靠鼻饲管进食。但鼻饲管用的时间长了,经常出现感染,这已经是第四次感染了。当她看到我的儿子时,对我说:“我养了3个健康的孩子,有一个不健康的孩子,我觉得这很正常。你的孩子应该没有医生判断得那么严重,你看你的孩子现在还可以自己吃奶,只是量不够。当我看他的时候,他也在看我,他和我有目光的交流,这说明他并不傻。”最后她问我:“你愿意来看看我家的马修吗?”我同意了。

走进马修的房间,我看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孩子,那个长相漂亮的小男孩儿目光呆滞,四肢僵硬,嘴里插着胃管,躺在一个有斜度的床上。孩子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几个月前,我也像你一样不断自责,不停地问为什么。但是我们现在走出来了,我们知道,马修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所以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享受马修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每天早上,看到他还活着,我们就很高兴。上帝之所以把这样的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都要强大,因为我们有爱心照顾这样的孩子。”看到他们一家面对不幸的乐观态度,我开始静下心来反省:我一定要让儿子活下去!儿子大脑的损伤已是不争的事实,再追究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不能再这样自怨自艾、长吁短叹。我要积极地为儿子做些什么!

这时,我要求重新找一个神经科医生,为儿子重新做一次脑CT和核磁共振成像。更重要的是,我还想向她咨询有关康复训练的事情。我必须振作精神,因为我是妈妈,是儿子的天,儿子的未来就在我的手上。

我要求护士把儿子的鼻饲管拔掉。鼻饲管拔了,我把奶瓶举到儿子的面前,对他说:“儿子,今天我把鼻饲管给你拔了,你如果想和妈妈在一起,想活下去,你就用这个奶瓶,靠自己的嘴吃够你能活下去的量。妈妈相信你能行,因为你不想离开妈妈的,不是吗?”

第一天,儿子吃了120毫升的奶,不够。第二天,儿子吃了200毫升,还是不够,但有进步。第三天,儿子吃了360毫升,进步惊人,这个量是可以维持生命的。

这时,医院为我们预约了奥克兰儿童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布朗,我们的病历资料也全部转到他的手上。那天,我们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儿子去见布朗。她见到我儿子时,我看到了她脸上的惊讶!

原来,布朗看到我儿子的病历时,以为会看见一个四肢僵硬、目光呆滞、鼻子上插着鼻饲管,嘴里插着氧气管的孩子,但是她看到的我儿子显得非常正常。最后布朗对我说:“不用去做CT和核磁共振成像了。这些检查很伤害孩子,还是静观孩子以后的表现吧。孩子以后怎么样虽然现在很难说,可是目前他的状况是超乎想象的好。如果你们不在意养一个有些残疾的孩子,就带回家好好养吧。”我说:“我对儿子没有要求,他不会走,我就是他的腿,他不会说也没关系,只要他幸福的时候会对我笑就可以了。”话音刚落,儿子笑了。那笑容如漫天的朝霞,让我看到了绚丽的明天。

后来,儿子每周去医院做3次康复训练。这个曾经“死”过很多天的孩子,康复能力让所有人叹为观止。他8个月会翻身,11个月时会熟练地爬行,现在扶着可以站立,两脚做出迈步状。16个月的时候,他认识了笑、哭、大、小、开、关、妈妈、爸爸和宝宝等汉字。他能吃能喝,虽然体重一直偏轻5%,但也算不错了。现在他一岁多了,每天最多吃160毫升的奶,一瓶40毫升的酸奶,一瓶50毫升的果汁,个子达到77公分。出生时的缺氧给他留下了后遗症:他的眼睛有点儿斜视。这个月底,我准备带他去做矫正手术。医生说,做了手术,他就会变成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儿。

我写了这么多,是想告诉那些遇到困难的妈妈们,我们是妈妈,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坚强。

(摘自《知音・励志》廖新生 图)

上一篇:如果能治好一个病人 下一篇:我想你,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