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研究

时间:2022-08-27 05:14:34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研究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从财务核算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强化财务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财务核算 内控 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充分就业、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专业化分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但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在财务核算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还比较薄弱,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

1 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现金制度不完善,或造成资金闲置,或形成资金不足。当前,现金越多越好这是许多企业的普遍看法,在这种看法的指导下,现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闲置现象,进而导致资金出现浪费;有些企业没有制定计划和安排对资金进行使用,进而出现过度投资,经营过程中,难以应对急需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财务困境。在2013年6月份出现钱荒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还有的企业相互欠款,形成三角债,从而陷入财务困境。

1.2 存货控制不合理,或形成产品原料积压,或造成生产开工不足。中小企业由于人员有限,缺乏合理的存货控制制度,没有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原材料采购过多,造成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并形成保管仓储费用;如果原材料采购不能及时的供应生产,甚至造成生产过程的中断,从而痛失市场机会。

1.3 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地位相对较低,无法发挥财务控制作用和财务管理作用。中小企业往往重视采购和销售,对财务管理的职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机构的定位比较低,进而限制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同时也就不能支撑公司的发展战略;财务机构仅仅发挥会计核算和资金往来结算方面的职能,从而无法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和决策支持。

1.4 会计核算工作主体不清晰,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是没有能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无法贯彻《公司法》中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很多企业私有财产和公司财产分不清楚,总是老板一支笔,这在公司效益好的时候造成会计核算困难,在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会造成公司的无限责任,同时会计人员更无法实施会计监督的职能。

2 提高财务核算水平的政策建议

在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结合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中小企业强化资金管理和财务控制。

2.1 中小企业应以财务为中心,有目的的建立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了避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不能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购买相应的固定资产。其次,对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进行预测。例如,什么时候可收回应收账款,什么时候进货等;短期借款的到期时间,以免发生财务危机。

2.2 中小企业尝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模仿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度,并确立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比如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中小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企业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者首先应该弄清楚哪些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以发挥不同岗位的相互制约作用。比如会计记账岗位和出纳岗位,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业务,记录总账与记录日记账业务等。中小企业需要对财产加强控制,通过对财产物资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和规范操作程序,在材料采购、原材料领用、产品销售方面加强管理,对漏洞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安全。为了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需要将财产管理与记录进行分离,同时,避免一个人共同负责资产的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对财产进行定期检查和盘点,为了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决策,会计人员需要出具定期的财产报告。

2.3 中小企业对存货和应收账款需要加强管理。很多中小企业近年来面临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对存货及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确定基本的存货原则,为了避免出现存货占用大量资金的现象,需要勤进少购,采用现代手段对存货进行管理,对存货量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和追踪,详细分析并尽量以能使存货的存储成本、存货不足引起的短缺成本、订货、装运和提货成本三者之和为最低时,确定企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要尽量对各种存货成本进行计算和比较,以降低企业存货成本。

2.4 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应启用预算管理。中小企业在编制企业预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预算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以及程序等,对责任单位和个人通过实施预算管理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通过实施全面的预算进行管理,对各项支出的审批程序进行简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成本、费用需要匹配相应的成本动因,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与费用的支出更加趋于合理化,进而为财务部门监督与信息稽核提供参考依据,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大大降低了;另外,预算也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和实际发生数进行比较,以建立企业的激励制度和目标考核体系。

2.5 加强财务会计核算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在中小企业里,凭经验凭感觉做出决策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少去分析财务部门的数据资料。中小企业财务部门应对其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应该是定期报送。相关部门接到该数据资料后,结合本部门的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采购、生产、销售的决策。

2.6 增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面窄,法律意识不强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通过“财务人员要持证上岗”、“财会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等方式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发挥财务部门的核心作用。

2.7 加强对中小企业财务审计,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在中小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于不规范的业务的处理有时候很少有独立的话语权,在合法和违规之间,会计人员面临尴尬的境地。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的监督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审计,对违规操作的财务现象给予时刻的纠正,明确财经责任。由于人员的限制,中小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建立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及会计制度,尽量发挥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比如出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规范,确立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或者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免费的定期培训等。

参考文献:

[1]陈允灿.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

[2]任宏.浅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0(36).

[3]尚兢.ERP环境下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J].河南科学,2013(02).

上一篇: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探索研究 下一篇:从“香香的蔬菜”主题谈社区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