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时间:2022-08-27 04:18:26

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正是培养责任心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要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打好基础,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言传身教,班主任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责任心养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作为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苏联教育家包德列夫指出,班主任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不只是由于他的知识,而且是由于他的道德威望。教育者的人格,他的道德风貌对学生意识和性格的形成,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能起决定性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用细节引导学生,比如捡起教室地上的一片纸屑丢进垃圾箱,随手给教室窗台上的盆花清理枝叶,给生病的同学送上一句问候,为烦恼的学生写下几句开导的话等。我发现,这些细小的举动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班级、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从而受到感染。

二、着眼课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也要求学生专心踏实、认真仔细,从小事做起。我发现凡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说明他们平时的学习态度是有问题的。我着重抓了他们的写字练习,字写好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学生有责任心的表现。

三、借助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学校开展了“冬练我能行”活动和冬季运动会,经过筛选,我们确定了班级参赛的运动员。运动员们非常积极,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不断练习自己参赛的项目,还与体育老师积极探讨。其中有一位女生,子矮,身体也瘦弱,自愿报名参加800米长跑的比赛,我很担心她。在比赛场上,她挤在队伍里,显得很瘦小,但是她不断努力地跑着,一圈又一圈……有些学生由于太累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浃背的她还是坚持着,最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第五名。虽然是第五名,但坚持不懈正是她责任心的体现。在这位女生的感召下,其他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大大增强,大家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最终比赛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表现自我,培养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各司其职,争当班级小主人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从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开始,这就要求班主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特长,并结合其长处“委以重任”。如让能写善画的学生负责设计班级板报,让能歌善舞的学生负责组织班级文娱活动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营造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班级氛围。

另外,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责无旁贷。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们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事事代劳只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感,缺乏独立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能担当的人,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将来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本栏责编 东 方)

上一篇:把握班级发展的节奏 下一篇:导学案必须体现三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