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宁河戏探微

时间:2022-08-27 02:20:09

【摘要】宁河戏是一种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傩戏发展而来的戏曲。本文拟通过对宁河戏历史渊源、艺术特点、音乐强调等方面的研究,弘扬、发展江西民间音乐。

【关键词】宁河戏;艺术特点,音乐曲调

宁河戏系江西地方大戏之一,发源于修水县。修水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为宁河流域,旧属义宁州,盛产茶,“宁红”,“双井”驰名中外;木材亦经水路运销各地。宋、明以来,文化发达,工商业繁荣活跃,民间旧俗多敬傩神,乡村各奉神为竞,竞立傩案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隧发展以享神为主得戏班,谓之案堂班,又称傩戏班。宁河戏即由这种傩戏发展而成。

一、历史渊源

据武宁县志记载:“宁河戏,原名宁州大戏,起源于修水县,流行于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带,系由酬神还愿的傩戏发展而成,为江西古老剧种之一。修水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于八月朔,赛会演戏”,其戏班叫案堂班。明代中叶盛行于世的江西弋阳腔传到修水,原始的傩歌傩舞演变成为傩戏。明隆庆元年(1567),修水第一个专业性的傩戏案堂班――溪口三元班建立,至万历年间,又相继建立了全丰春林,凤舞、同庆、舞云,鸿云等班社。这些戏班唱的均为弋阳腔,所演剧目为《目连》,《征东》,《征西》等连台大本戏,在宁州八乡享有盛名。历400余年,代有传人。

清康熙以后,案堂班相继吸收了安徽石牌腔和江西宜黄腔,形成一种具有高腔、吹腔,宜黄腔等多种声腔的地方戏曲剧种宁河戏。到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元班吸收了楚腔西皮调,二黄三眼和一批汉剧剧目。至此,宁河戏形成了以皮簧为主,兼收昆曲、微调和民歌小调的综合声腔体,促进了案堂班和民间职业班的发展,繁荣。光绪年间,宁河戏达到鼎盛阶段,案堂班已发展到30多个,县内戏台80余个。民国以后,逐渐衰落。

宁河戏的传统剧目约400余种,大都演的是历史故事:仅三国戏,从《虎牢关》到《禅台根》,有46种;杨家将戏,从《杨滚教枪》到《洪羊洞》有11种。宁河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不少著名艺人,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其唱,做,念,打和脸谱,服装,道具均有浓厚的地方特色。1953年,修水县临时专业汉剧团成立,1958年9月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石凌鹤以修水古为宁州,且有修河水,便取名为“宁河戏”,至1959年1月,经省批准,中央文化部备案,正式定名为修水县宁河戏剧团。该团成立后,为继承和发展宁河戏事业,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二、艺术特点

宁河戏主要是以案堂班得形式发源和流行,艺人多为傩神得崇奉者,而班主又是傩主。所以其宗教色彩较浓,每逢酬神还愿,演出前后都要唱一唱众和得傩歌请神和辞神。由于演出主要是为了享神,故一般没有奸淫凶杀得剧目和表演。其分行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得九角头制,后来受徽剧影响改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补,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称为十项网字。后来又增加了贴补旦角,贴补生角,贴补花脸和闺门旦角。旦角唱小嗓,小生本嗓小嗓相结合,三生要高亢洪亮,老生则要宽厚悠扬,花脸的虎音、炸音,边音,粗犷有力。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有些别具一格之处,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演出骑马上坡下岭及行走奔跑之状。

三、音乐曲调

宁河戏的声腔以二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微调,昆曲和民间小调等。

二凡分正调、反调和平板。正调有二凡慢板、十八板,二流,导板、摇板、滚板等,其中慢板又包括十板头慢三眼和三板头慢三眼两种,十板头为板上开口,头眼收腔,字少腔多,节奏徐缓。每句有较长的拖腔和胡琴进门。用于正面人物登场,故又叫“唱登场”。三板头因首起过门只有三板而得名,字句排列较紧,每句仅有一短小塞艳过门,起板,纳眼和收腔均与十板头相同,多用于悲叹得场合。十八板是一种慢板迥龙腔,在慢板与原板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多用于慢板收腔。二流分快慢二种,慢者常用于叙事,快者为朗诵性的流水板,导板摇板和滚板节奏自由,均属散板形式。反调又名凡字,只有凡字慢三眼和反二流两种,都是悲腔。凡字慢三眼的句式、结构,开口,收腔都与正调相同,及二流源于徽剧吹腔高泼子,由石碑腔衍变二来,除用胡琴伴奏外,有时也用唢呐伴唱,气势磅礴,平板有四平三眼,十八板和平板等。西皮有慢三眼、快三眼、十八板、垛子,原板、一字板、快板,导板、摇板、滚板等,较二凡更高昂有力。皮黄两种板调各成体系,分类严格有一套相互转换变化的规律。

宁河戏中的徽调声腔有石碑调,梅花引,九腔十牌子等曲牌吹腔以及《贩马记》中的石马调。后来,宜黄腔唱二凡的《贩马记》传入修水后。石马调便移用于《辰州擂》,《四国齐》、《采石矶》、《蜈蚣岭>等剧中,石碑腔仍用唢呐伴奏,石马调则用笛子伴奏。昆曲因专用笛和唢呐伴唱,故又同称为“吹腔”,以笛伴奏的又叫“笛昆”,还保留着《梁州序》,《醉花荫》,《湖歌》,

修水宁河戏是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标志,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它积淀了修水人数百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其宏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树立了修水独特的地方民族个性。目前,宁河戏已被挖掘和整理出传统剧目260余个,移植,改编了古装戏120余出,新编历史剧20余本,创作现代戏10余台,记录,整理了戏曲腔谱60余种,一批业余宁河戏曲班活跃在民间,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的一道独有风景。2008年宁河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一篇: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意义 下一篇:音乐新课标下关于音乐鉴赏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