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公园的设计浅谈

时间:2022-08-27 02:19:09

儿童公园的设计浅谈

儿童事业――灿烂未来的产业。

步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素质和生活都得到显著改善。各种新兴的市政设施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但这其中决大多数是为成人所考虑和设计的。因此,纯粹为儿童考虑和设计的儿童公园便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儿童产业的空间巨大,2008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近2000万人,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为家庭永久的中心,孩子的健康与成长,自然就是家家大人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儿童公园 安全性 儿童心理 儿童需求 设计理念

1、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及需求

0-2岁的婴幼儿需求:第一阶段是以实践性活动为主,属于无规则阶段。重复偶然获得的动作把式,获得技能性的快乐。游戏的萌芽(0-1岁):技能性、社会性亲子性游戏,体验初步的交往关系。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开始有模仿性的行为,而不再受感觉运动所驱使。

主要需求为:认知世界、消耗精力、语言发育、提高感知能力。学龄前儿童3-6岁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他律阶段。该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的模仿行为,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游戏从此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社会意义。

主要需求为:锻炼体力和判断力、寻找乐趣、角色扮演。

学龄儿童7-12岁的需求:第三阶段是以规则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自律阶段。该阶段练习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智力型规则游戏产生兴趣,知道规则和结果的重要性,手段与目标渐趋一致。

主要需求为:寻找刺激、更多的体格运动、协调运动、挑战自我、情景扮演、建立人际关系。

2、孩子要玩什么?

积极主动的体育游戏:剧烈的体育游戏,例如跳、跑、骑自行车、匍匐前进、攀爬或者打滑梯,通常指需要一个良好的场地提供保护,防止颠簸和摔倒即可。然而,通常应设置一些模块式设施、结构和多样的地形,这样可以保证游戏的互动性和动态性。

充满想象的创造性游戏:可塑性或可变形材料常常用于这种游戏中,例如沙子、玻璃、水、碎石或黏土。把这些材料放在孩子面前,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能使孩子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合创造力,玩出很多花样来,哪怕最小的孩子,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与人相处的社会游戏:社会性或关系性游戏的内容包括分组追赶、躲藏和较色扮演,想象力是这类游戏应用的主要工具。为孩子们提供抽象和暗示性的道具,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会达到更好地效果。

具有实验性的感官游戏:尽管感觉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孩子们却使这方面实验真正的先驱,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包含感官体验的玩具备受推崇。除了被设计用来刺激触觉、听觉和视觉的玩具之外,甚至还有刺激嗅觉的玩具。

安静地玩耍:游乐场要位孩子们提供休息和思考的机会和鼓励他们进行体育游戏同样重要。如果孩子们想要独自安静地玩耍,这种想法应该受到尊重。为了创造适当的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游乐场划分出一个或多个区域,并将这些区域进行屏蔽,使它们与其他喧闹的区域隔离开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让它们全神贯注游戏的环境,使它们远离外界的干扰。同时,成人也得到了一个安静地环境来享受时光。在这里,我们可以堆沙盒、沙桌和沙凳,还能避免过度的日晒。

3、揣摩儿童心理

我们的设计很少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植、标志标识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创造符合儿童游玩特性的场地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就场地类型、活动内容与小朋友交流交流,也许会发现他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模式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模式存在的差异,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提出让我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行动思维常不拘泥于常理,具有喜欢冒险、群嬉、模仿等特点,总结分析交流后的信息,即可得出儿童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玩耍、嬉戏,我们再经过科学、安全的环境规划设计来完成或是模拟这样的场地。

4、 设计元素的把握

(1)植物种植

植物设计在儿童活动环境中非常重要。国外成功的“迪斯尼模式”的儿童游场地,人工味与商业性过重,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因此,在儿童公园或者游戏场地适当的,合理的种植植物显得十分重要。儿童好奇,好探险。有的时候可以在某些地段密植树丛,在光线上给人黑暗,预示着危险,其实没有危险,对较大的儿童是个致命的吸引,大多可以吸引他们去探险,从而带来了游玩的刺激性.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质感,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在栽植中又一般选择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观枝的四季景观。同时满足树形,花色,叶色,习性等方面满足儿童们利用的特征,最好是能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的植物材料,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体验,感受,认识自然的机会,寓教于学。

(2) 泥土和水

自古以来,和人最亲近的就是水和泥土,儿童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其刻意去创造一个空间,不如利用现有的自然空间。把这个空间加以分割、引导,利用现有的泥土、水体、植物、地形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而使之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自然的但又是人工组织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发挥,而不是一定要放个滑梯非让他们玩滑梯不可,这样就解除了约束性。

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唯美的,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眼光的去看待,也许我们精心设计的,在他们眼里还不如网络游戏好玩。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会考虑合理性,只要能玩,就是好的,就象猫一样,永远保持对事物的新鲜和好奇。我们不要总拿出大人的架子去教育他们。和他们一起疯狂,一起回味曾经的童年难道不好吗?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注重创造探索性,创造性,知识性,展示性等等。因为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也很多,真正做好一个好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所言也只能给设计师们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玉军.姜辉.高玉玲 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007(23)

[2] J. E. Johnson,J. F. Christie,T. D. Yawkey.《儿童游戏:游戏发展的理论与实物》[M]扬智书社,2003 年04 月01 日

[3] 章俊华,《幼儿园户外绿地》[J]。《中国园林》,2004/3:45-48.

[4] ABBS建筑论坛――景观与环境论坛―《儿童游戏环境》

[5] 朱堂纯《儿童游乐设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

[6].屈雅琴.张建林.杨慧 浅谈社区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10)

上一篇: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对降低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建材检测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