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案培养学生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8-27 01:14:39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初、高中教材编写要求的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因为暂时的成绩下滑而焦虑、烦躁;数学思维的锻炼又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因此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案学习;深化课堂改革

高一新生通过中招考试的选拔,带着雄心壮志走进了高中的课堂,准备大展拳脚,却蓦然发现高中的教学和初中有着巨大差别,很多学生说:“我们初中时每节课都有老师讲课,现在那么多自习,时间怎么过啊?”面对学生的困惑,我们每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初高中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许多新的变化,初中教师对知识讲解非常细致,学生的学多依赖老师,因为初中学习时间充足,知识较浅,学生多练习就可以熟能生巧,取得好成绩;而高中学习课时少,内容多,知识的广度、难度加大,课堂密度也加大,高一学生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学生自然会乱了阵脚.进入高中后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更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的学案设计中一般会有这样几个环节:1.课前预习梳理概念;2.预习自测提出疑问;3.课堂互动深入理解;4.课堂小结提炼规律;5.课后反思盘点收获.

当然为了学生自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学案之初要给出当节学习目标,使学生能把握自学的方向和难度.

1.课前预习梳理概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学习基础如何,学生通过预习都能达到提高听课的主动性,扫除听课拦路虎的目的.我要求学生在上课前的预习采取画——批——写三大步骤,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后,将主要概念填空,并在课本上标出概念中的关键语句,但提醒学生画时要有重点,切勿面面俱到.比如学习指数函数一节时,学生就要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图像、性质在学案设置的表格中列出,而底数a>0且a≠1就是学生标出的关键条件,a>1或0

2.预习自测提出疑问:人类思维在有疑问后会被激起研究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因此我在学案编写设计时必然留出一定篇幅让学生对教材、对教辅大胆质疑.比如指数函数一节,学生自学之后就提出了为什么要求a>0,且a≠1的疑问;而有学生在学完对数函数看到课本上点明指对函数互为反函数后,大胆提出疑问:还有没有其他函数互为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有什么关系呢?由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心中存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受到激发,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3.课堂互动深入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会有一定的认知,但受学生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限制,这种认知必定是有限且散乱的,教师必须通过课堂上主导地位的发挥帮助学生归纳梳理自己的自学所得,深入挖掘教材.而在应用性质比较大小时,我选择了“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底数不同,指数相同”“底数、指数均不同”三组不同的类型.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师生共同深入分析这几组题目特征得出指数式比较大小的一般规律——底数相同用函数单调性,指数相同用函数图像,底数指数均不同用“搭桥法”.并埋下伏笔对第二组比大小,将来看哪名同学能最早发现其他解决方法.

4.课堂小结提炼规律:课堂小结环节应是每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对于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有种形象的说法——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节课可能在老师的主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之下气氛热烈,精彩耀眼,但是缺少了最后的小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依然可能是凌乱而没有主次的,因此我在学案之课堂小结环节通常会设计几个问题,按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序进行罗列,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能对当节所需掌握的知识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5.课后反思盘点收获:及时复习,课后反思总结是高效学习的重要一环.由于每名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差异,理解能力也有高低之别,我们允许学生在学习之后的所思所获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我在课后除了布置学生巩固知识的书写作业之外,必定会要求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认知,在作业中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2)现在我还有什么疑惑?学生通过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新学的知识由“懂”到“会”,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通过学案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于理解的概念或问题,我会通过“小步子”教学策略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能达到的实际目标设置问题,将教学内容按其指示的内在联系和教学需要分成若干小目标.这种策略可以较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学目标的完成.

通过学案教学,学生在老师有意的设计和培养下,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提高了自学的能力,也必将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较大提高,更会使学生因为会学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刘悦鸣.浅析高一学生如何学好数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7).

[2]吴佑华.实施“低小多快”策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8).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下一篇:巧用课本阅读材料 培养数学解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