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罗常数在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及解答对策

时间:2022-08-27 12:06:52

阿伏加德罗常数在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及解答对策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广东高考的必考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试题考查涉及到基本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混合物的微粒数、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盐的水解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对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的特点归纳概括,并总结出解答策略。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特点及解答策略

(1)气体摩尔体积公式的正确使用Vm=该公式使用时注意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状况条件: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常温常压),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但是使用其他两个公式n=、n=反而不必标准状况,注意把握。

②物质状态:该公式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在标准状况下,SO3是固态;水是液态或固态;戊烷、CCl4、苯、乙醇、汽油、辛烷是液态等。

总之,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应用该公式必须具备两要点:标准状况和气体物质,二者缺一不可。

(2)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微粒个数。

考题中通常给出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的一定量的混合物,然后考查混合物中某种微粒的数量。

方法:①最简式法。如O2与O3混合,其最简式(O)x;如乙烯与丙烯混合,其最简式(CH2)x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出x,从而确定微粒数。

②混合物各组分的式量相同。如H2SO4、H3PO4;NaHSO4和KHSO3等,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出物质的量,再确定微粒数。

(3)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时对离子浓度和物质的量的影响。

考查点一: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由于存在着电离平衡,所以不能完全电离,可以依据此电离平衡理论来考查微粒数。注意把握题目中如果只给出物质的量浓度而不给溶液的体积,是无法比较离子物质的量的大小;

考查点二:盐溶液中弱的离子水解,故弱离子的量要减少,同时还要注意区别是问弱离子的量的变化还是阴阳离子总数的变化,避免粗心答错题目。注意此类题目中的陷阱是给出固体盐,由于不是溶液,是不水解的,所以弱离子不能减少。

(4)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转移,可以从一些重要的反应入手,设置电子转移数的考查题目。

此类题目,首先针对具体的反应,找出化合价的升降数目,进而求得电子转移数。在解答题目时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应该按照少量的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来计算电子转移数。关注重要的反应:比如铁和氯气得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2与CO2或H2O反应,Cl2与H2O或NaOH反应;变价的特殊反应,如:Fe、Cu与S反应;Fe与稀硝酸反应。

(5)物质结构。

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考查点一:给出一定量的具体物质,判断出其构成为微粒的数量;

考查点二:从化学反应(包括可逆反应)的角度,重点考查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情况。

(6)几种特殊情况。

①关于物质化学键的数目 :如白磷(P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有6个P-P键;烷烃的共价键数目为3n+1。

②—OH与OH-电子数的差异:—OH的电子数为9 ,OH-的电子数为10。

③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要注意浓盐酸、浓硫酸变稀后,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稀硫酸不与铜片反应。

④注意化学平衡:如SO2与O2;N2、H2与NH3;NO2与N2O4。

⑤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如[1H][1]、[1H][2]、[1H][3]质量数的差异。

⑥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

二、典型题例解析

【例1】(2012·江苏化学)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 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 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 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 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答案】B

【例2】(2012·海南化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 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 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选项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0.1mol电子,B选项正确;因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A ,C选项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应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选项错。

【答案】B

【例3】(2012·广东理综化学)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 个电子

C. 1L 0.1 mol·L-1NaHCO3溶液含有0.1nA个HCO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解析】B过量的硝酸能把铁完全氧化成+3价,所以 应该是转移3nA个电子。C由于HCO3-水解,应该是小于0.1nA个HCO3-。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答案】A

【例4】(2012·四川理综化学)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 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 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0.46NA。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解析】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液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

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答案】B

【例5】(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解析】A项、B项和C项都涉及到 混合物中某种微粒数量的考查,A项中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相同,不难得出正确结论;B项和C项都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可以求出最简式的量,进而得出正确结论。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答案】D

【例6】(2011·广东)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1L 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 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 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本题考察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和判断。NO2的摩尔质量是46g/mol,所以23g 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2=1mol,即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1L 0.1mol·L-1的氨水不可能电离出0.1molOH-,B不正确;常温常压下,CCl4是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即22.4L CCl4不是1mol,C不正确;Fe2+ 被氧化,产物是Fe3+ ,因此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D也不正确。

【答案】A

【例7】(2011·江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 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 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解析】A选项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B选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C选项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D选项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1mol,0.2×2=0.4NA。

【答案】D

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及气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省市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设计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优化武术课程内容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