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和教学基本模式初探

时间:2022-08-26 11:53:49

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和教学基本模式初探

摘 要:新形势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和教学基本模式构建”问题,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学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本来就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教师的讲解上,尽管这种模式可以将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就可以。但是,这种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学生只一味地学老师教给的知识,而不懂如何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的特征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为中心就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作为培养的重点,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情况和学习期望进行侧重学习。对于初中数学而言,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在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2.着眼教师引导学习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学习的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全权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显然,这不符合教学实情,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主动性,他们需要教师的监督;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他们还需要启蒙和教导。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教师应该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起到一个组织、指导的作用。

二、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为中心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进行教材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会对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理解和消化,会把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和知识筛选出来,成为学习的重点。另外,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些都对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内容比较简单,生活气息比较浓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很容易学会,教师只做总结和拓展即可。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把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发挥出来,单靠学生个人的智慧难以实现,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每一个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内,针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和相互学习。初中数学尽管比较基础,学习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初中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一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展开讨论,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引导学生将知识归纳反思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的知识点,一般比较零散,需要整理总结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在这一方面,就要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碎片归纳反思,成为记忆在脑海的知识,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活学活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科知识实用性的提升。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尤其有显著的优势,但是要想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裴志刚.谈“以学促教”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

[2]金福英.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数学研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

上一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关注潜能生的成长 下一篇:美育教育的文化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