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的端点

时间:2022-08-26 08:59:51

1总平面布置

新建建筑位于校园次轴线的端点。面临校园广场,左右两厢分别是各种教学和实验楼。本综合实验楼的建设将为这一轴线画上圆满的句号。因此,综合实验楼的设计,在总体规划方面需要体现轴线的端点和教学区围合界面的一个构成元素;在内部需要处理实习工厂和实验室之间的关系。由于功能和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实习厂房最好布置在一层平面,并且有独立的出口。

根据用地现状情况,综合实验室由两个方型的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次轴线两边,“U”字型的实习工厂和建工系的实验室环绕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局部架空,一方面作为广场空间的一种延续,同时又能体现建筑物的一种虚实对比关系,另一方面,现有校园广场较为空旷,通过建筑的架空为师生提供一个休息、交流的场所。建筑物中部结合大踏步形成斜坡绿化广场,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共享平台。斜坡绿化广场和实验室的中庭连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空间的流动性。学生通过大踏步进入综合实验楼。建筑中部通过玻璃体块将两个方型的综合实验楼联系在一起,正对次轴线。

实习工厂和建工系实验室分别占据“U”字型的两端,与方型的综合实验室围合成一个开敞内院,有分有合。既加强实习工厂和综合实验楼的联系,又保证了实习工厂的相对独立性。学生通过方型的综合实验室两侧进入实习厂房及建工系实验室。围绕实习厂房及建工系实验室形成道路环道,作为其车行出入通道。保证车流与人流相分离。在用地东侧布置材料下料准备区及废料处理区。

2空间结构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营造丰富的空间同样是本项目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天井,灰空间组织综合实验楼的各个功能体块。

两个方形体块以庭院,天井为核心,将各层在竖向上有机地组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实验室的采光通风的问题,保证了实验室能够双面自然采光,同时气流通过架空层,流过天井,给实验室创造好工作学习环境。

面对广场的实验楼,在一层架空,与大的教学广场联系在一起,呼应广场空间,作为广场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减弱对临近道路的压迫。也为综合实验楼提供临时停车空间。

最后,入口部分的大台阶和宽阔的平台,作为校园轴线的延续,彰显建筑本身的品位和地位。三层高的玻璃盒子正对校园的次轴线,玻璃盒子二层架空用作斜坡绿化广场,作为轴线的延伸和发展。在二层平台位置,东西两侧的主楼局部掏空,将两个庭院在视觉上联系在一起,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形象。

3立面造型

建筑的外部造型及立面设计抓住“校园建筑”这一特性,尽量塑造端庄典雅的现代书院形象。以极少主义的处理手法,勾勒出纯净的建筑体量。

综合实验楼的主体利用窗的竖向龙骨,在横向将尺寸放大,兼作格栅,利用竖向线条构成建筑的面。在正对广场的面,不对称地局部布置玻璃幕墙和异形活跃元素,打破对称的体形,增添生动活泼的气氛,保证主体在轴线的端点严肃而又不呆板,显得可亲又可敬。两个方形体块之间的玻璃体与东西两个体块形成虚实对比,突出综合实验楼主体地位。

实习工厂部分,结合实习工厂的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采用轻钢网架结构。厂房屋顶采用“折”的处理手法,将屋顶沿对角线对折,起翘,勾勒出丰富的轮廓线,打破一般的工厂厂房的立面形象。

上一篇:在跃动与宁静中 下一篇:寻找蚩尤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