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摘登 第7期

时间:2022-08-26 08:53:25

土地利用规划:试试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指,在对过去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构想,提供详细的、逻辑一致的情景方案,最后分析各种情景下对应的决策或采取的措施。

首先应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组成,研究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将之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典型调查和访谈,明确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罗列出能够影响焦点问题解决的关键力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管理制度等都是制约多目标冲突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力量。然后,分析最能影响关键力量发挥作用的驱动力,这里指的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制度建设等关键力量的具体指标。

在明确了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力量后,要仔细辨别这些因素中,哪些是确定性因素,哪些是不确定的因素。经过对驱动因素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排序,就可以构建未来土地利用的核心情景。核心情景被挑选出来以后,还需要对每个情景进行详细和完整的描述。

最后,针对土地利用不同情景的假设,根据土地利用系统优化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不同情景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等技术参数,研究不同情景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供选方案。编制弹性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分析情景假设和方案的差异,提出不同情景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郭 杰 欧名豪 刘 琼 欧维新)

Google Earth助执法

运用Google Earth系统提供的功能,实施土地执法监察的巡查、调查取证工作,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取代了传统、落后、低效的执法方式,实现了执法监察特别是巡查手段的现代化,改变了执法思维、思路和模式,实现了科学执法。同时减少了巡查车辆和人力,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车辆耗损,降低了执法成本。

二是可以不受天气、环境、季节、地势、地点的影响,对各区、县、街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定点巡查与调查,也不受地形、地貌、地物、地类的影响,对任何类型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定点、定位、测量、拍摄,特别适用于对违反国家政策的别墅用地、高尔夫球场用地,较大面积以上用地等开展执法巡查。

三是该系统与通信设备组合,供各级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督促当地的执法监察工作,实现了统一指挥和指挥自动化,可确保土地违法事实清楚,测量准确,避免了人情执法。运用该系统进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可以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能把握全局,有利于正确决策。

四是运用该系统进行网上执法巡查与地上执法巡查相结合,可以精确地测定新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原始地貌、地类、地形和现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结合,可以及时确定某一块土地的违法类型。

五是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猖狂的地区,可以减少执法人员的伤亡率。

六是在执法监察人员普遍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促使执法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在市级建设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指挥控制中心,少部分人员开展网上巡查与地上核查,绝大部分执法监察人员对违法案件进行查处,解决执法监察人员发现难、效率低的问题。

(南京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韦朝忠)

谨防取土坑害人

取土坑大多是为建设房屋等设施或修建道路而挖取土方填筑路基或用于养护所留下的面积大小、深浅不一的土坑。《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

随着夏天雨季汛期的到来,日积月累,一些取土坑就会形成坑塘水面,看上去面积不大,也不深,但实际上水非常深,坡度比较陡,且土质松软,很容易造成塌方,人一旦下去,就会深陷,不能自拔,危及生命。如果不抓好对取土坑的安全管理,势必会给周围群众带来溺水隐患,以致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一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对辖区内所有的取土坑进行调查摸底,统计有关数据,例如数量、位置、面积、四至、体积、深度等;二是责令违法取土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恢复填平,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治理;三是要规划好取土坑的取土位置,取土前先办理好相关手续,将耕作层剥离,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可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禁止随意取土;四是在取土坑周围张贴安全告知书,树立警示标志,提醒群众切勿在取土坑里游泳;五是修建道路时,在开工之初,建设单位要会同公安部门、地方政府联合《通告》,告知地方村民,不准随意进入施工区域,远离取土坑,使施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六是在取土坑配置抽水泵,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取土坑内积水不超过50厘米,万一有人落水也不致造成生命危险;七是取土者完成取土后,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验收,如果不能进行恢复填平,可由当地政府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作综合开发利用。

(山东省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 王 磊)

构建节地评估工作机制

节地评估是指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和估量,以评估对象为依据可以分为两类,即建设项目节地评估和规划节地评估。建设项目节地评估工作涉及到建设项目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国土管理部门、节地评估协会和节地评估机构五方面的往来关系,核心内容是建设单位向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履行建设项目的节地评估报批程序,保证建设项目符合节地评估标准。

笔者认为,为了保障节地评估工作机制的运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多方论证节地评估工作机制的可行性。建设项目节地评估对项目相关审批单位以及用地单位都有重要影响,需要多方征求意见。

(2)多种方式宣传节地评估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都了解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对相关单位进行工作和技术培训,在思想认识上保障节地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完善节地评估工作配套技术体系。通过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目录,对尚未涉及的技术进行研究和确认,对现有技术进行整理和修订,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支撑节地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4)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实践调试工作机制,同时校验配套的技术体系,为全面推广这项工作积累经验。

(5)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评估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只有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工作机制和统一技术体系,才能做到依法行政,使此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为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 白亚男 孟蒲伟 赵 瑾)

上一篇:15号文,吹响土地配置市场化号角 下一篇:思想明确了,行动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