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

时间:2022-08-26 08:14:57

microRNA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microRNA即微小型RN段,它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16- 29nt的不进行编码表达的小段RN段。microRNA参与多类小的增殖、发育及分化凋亡过程。基本作用机制为其靶向受体mRNA不同程度的结合,从而引起部分mRNA的翻译表达抑制,在基因转录水平进行相关性调控。microRNA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作为促癌基因参与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抑癌基因抑制肿瘤的生成。本文就microRNAs的产生、作用机制及与胃癌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microRNA-433;胃癌;肿瘤细胞生长;综述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种,发病率稳中有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在我国胃癌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患者。MicroRNA (miRNA) 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 分子,它们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2]。多项研究证实,MicroRNA与多种恶性肿瘤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涉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本文就microRNAs的产生、作用机制及与胃癌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1 microRNA概述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3]。这种复杂的调节网络既可以通过一个miRNA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几个miRNA的组合来精细调控某个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约70 %的哺乳动物miRNA 基因是位于TUs区(transcriptionmicro RNA

Units,TUs), 且其中大部分是位于内含子区。miRNA 高度的保守性与其功能的重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miRNA 与其靶基因的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其进化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和功能。

2 microRNA功能

科学家开始认识到这些普遍存在的小分子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在线虫,果蝇,小鼠和人等物种中已经发现的数百个miRNAs中的多数具有和其他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一样的特征-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miRNA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种miRNAs表达模式具有分化的位相性和时序性,提示miRNAs有可能作为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因而具有重要意义[4-6]。

3 microRNA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3.1 MicroRNA与胃癌的发生 胃癌发生的病因学过程复杂,基因水平上考虑为多基因变异作用所致。流行病学、动物学实验、细胞学实验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 胃癌的发生均出现了microRNAs表达变化。作为世界公认的胃腺癌的相关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而Gao C等[9-11]对HP感染性胃癌组织及HP阴性感染相关胃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前者的MicroRNA-21、MicroRNA-106b-25、MicroRNA-221、MicroRNA-222的含量显著高于后者,由此可以推断,幽门螺杆菌通过释放一些列的致病因子,改变细胞内的各传导通路,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生,而MicroRNA则可以调节HP感染肿瘤基因的表达 [12]。

3.2 MicroRNA与胃癌的发展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发生相关基因microRNA是否与肿瘤转移有关, 如具有相关性,检测microRNA水平就可以及早的发现肿瘤的转移,就可以早期发现肿瘤转移, 这将丰富了肿瘤的临床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预后。已经有研究证实,microRNA-218与与胃癌转移的相关性, 在高侵袭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 microRNA-218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microRNA-218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13-14]。而针对microRNA-106a的研究也证实了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及侵袭性密切相关[15]。

4 结论

miRNA在细胞分化,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Micro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找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耐药等相关的microRNA,无疑对胃癌有重大意义。随着对于miRNA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利用最新的例如miRNA芯片等高通量的技术手段对于miRNA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会使人们对于高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网络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此,肿瘤的发病机制将会被进一步阐明,胃癌的诊断治疗也将出现飞跃。

参考文献:

[1]郑晓,吴昌平,徐斌,等.微小RNA-181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5):947-950.

[2]邹卫华,丁云,方峰,等.microRNA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7):65-66.

[3]沈月兰,蒋义国.microRNA与癌症发生相关性研究的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68-71.

[4]Gregory RI, Yan K, Amuthan G, et al. The microprocessor complex mediates the genesis of microRNAs[J]. Nature, 2004,432(7014): 235-240.

[5]张亮.miRNA在肿瘤诊断与生物治疗中的潜在应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6,13(3):159-161.

[6]Gao CP, Zhang ZY, Cai GH, et al. Reduced expression of miR-218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gastric cancer[J].Zhong hua Zhong Liu Za Zhi. 2010 ,32(4):249-252.

[7]Arora T, Liu B, He H, et al. PIASx is a transcriptional co-repressor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4 [J].J Biol Chem, 2003,278(24):21327-30.

[8]Tie J, Pan Y, Zhao L, et al. MiR-218 inhibit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ancer by targeting theRobo1 receptor[ J]. PLo S Genet 2010, 6(3): e1000879.

[9]Xiao B, Guo J, Miao Y, et al. DetectionofmiR-106a in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Clin Chmi Acta, 2009,400(1-2): 97-102.

[10]曹毅,揭志刚,李正荣.胃癌相关microRNA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32(7):046-048.

[11]陈飞,刘天文.胃癌相关microRNA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31(1):005-007.

[12]王科明,沈群.MicroRNAs相关的胃癌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 19(3):72-74.

[13]戴俏琼,叶再元,陶厚权,等.MicroRNA与胃癌的关系[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 31(2):012-013.

[14]杜建军,双剑博.微小RN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与治疗前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 14(2):006-008.

[15]吴春荣,罗治彬.肿瘤相关性microRNA在胃癌研究中的新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 30(1):013-016.

上一篇: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及避免措施 下一篇:“土大王”的“土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