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论的研究

时间:2022-08-26 08:06:51

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论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几项关键性技术,如勘察技术.灌浆技术和碾压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特点影响因素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是国内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越来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要想进一步大力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力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就必须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作为支撑,从而保证各项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确保水利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开工到竣工投入运行的过程中,只要任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面临各方面强有力的竞争,水利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且又十分艰苦的工作,要想使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就需要有先进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作为保障,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等,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得到了世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是分不开的。目前,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化,进一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量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随着工程复杂程度的增加,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对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2水利工程施工要求

2.1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

2.2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地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

2.3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

2.4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均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

2.5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3.1水利施工中的勘察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利工程勘察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起点,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它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土质特点进行科学的探测和分析,通过实地勘察,系统分析所提供的勘察数据以及资料报告对于工程基础建设以及可行与否起到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3.2水利施工中的岩基灌浆技术。是将调制设定好的浆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借助灌浆设备注入工程地基(坝体)中,通过加工凝固处理,形成岩石,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很好的起到了防渗的功效。岩基灌浆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在水坝水利工程建设中,还普遍应用于水下隧道的围岩加固处理.地基支护处理以及防水渗漏工程的处理等方面。岩基灌浆技术中常见的形式有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和加固灌浆,其中帷幕灌浆主要出现在水坝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可以提高水坝的防渗水能力,减少水坝基体的压力。接触灌浆技术主要作用于水坝工程的坝体与坝基之间的结合部位,具有稳定和加固的作用,在实施灌浆过程中一般采用钻孔灌浆的方式进行,但是要切记在接触灌浆前,应确保坝体混凝土已经相对稳定后才能实施。固结灌浆技术与帷幕灌浆技术的目的基本相同,均是为了提高坝基的稳定性和防渗。

3.3水利施工中的碾压混凝土技术。在用料方面,要选用高掺粉煤灰.砂石骨料.高质量的外加剂以及水泥粉,其中水泥的配比一般干重量在7%到14%之间,在配比方面要按照科学的比例配比,调整好混凝土稠度VC值。在用水方面,尽量保证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本相同,W/C一般为0.2至0.5之间,水泥用量约在100至160 千克/吨。在碾压混凝土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均匀的搅拌,适当加长搅拌的时间,降低搅拌过程中落料的高度。保证摊铺的合理性,选择正确的布料手段。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封闭式的遮盖,防治出现暴晒和淋雨,从而导致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效果。

3.4特殊地质条件下锚杆的施工技术。隧洞施工中要用到锚杆,一般根据需要设计锚杆的使用时机。具体分析施工地的地质情况,从而设计出孔位,并用高科技设施对所测孔位进行明确标记,将误差降到最低,开孔位置允许偏差为10cm;应对地质岩质做出一些必要的研究,在开始钻孔前要就选则好钻头尺寸,运用“选注浆后插杆”的程序,钻头直径应比锚杆直径大15mm以上,若采用“先插杆后注浆”的程序,孔口注浆时,钻头直径比锚杆直径大25mm以上,孔底注浆时,钻头直径应比锚杆直径大40mm以上,根据不同锚杆来确定钻井的深度,钻孔结束后,清理钻井所产生的碎石污水的也是必要的。当成孔困难时,可采用自钻式注浆锚杆或管式锚杆。

3.5施工时调压井的开挖和支护。调压井的开挖是特殊地质条件下隧洞施工必要的工程之一,为确保挖掘的质量和进度,需要专业性技术人员对地质情况做详细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制定挖掘计划和方案。应对进度的不断进行要时时优化爆破参数,对挖掘地的岩石实施支撑措施,并对井口和底部隧洞交叉处等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的安全进行。采用发钻井机法在竖直中心挖掘导井,然后用手风钻开始进行正井挖掘。调压井有效的保护了工程的施工,调压井边坡采用了从上至下分级开挖的施工工程,并且边挖边保护,挖完以及后就要进行支护施工,支护结束后在进行下一级的开挖。

3.6高边坡技术研究。高边坡工程力学模型破坏机理和岩石力学参数研究,高边坡研究中的岩石水力学研究,高边坡稳定分析及评价技术,高边坡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高边坡监测技术研究,以及高边坡反馈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3.7地下工程。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岩体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不均匀岩体围岩稳定力学模型及岩体力学作用研究,围岩结构关系研究,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及分析研究,强度及稳定性准则研究,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台研究,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模型研究,洞室群布置优化,洞口边坡与洞室相互影响及其稳定性和变形破坏规律研究,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施工技术优化,地下洞室围岩加固机理及效应研究,大型地下洞室群监测技术研究,隧洞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岩爆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以及围岩大变形支护材料和控制技术。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工作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大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2] 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力发电设计与施工,2005.09(09):36-38

[3] 常伟.施工质量预控理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工程管理资讯,2009,10.

[4] 石良勇,余世华.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施工及其发展[J].水利水电施工,2000(1):9-12.

上一篇: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碾压式土石坝砂砾石相... 下一篇:浅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