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有效教学的方法初探

时间:2022-08-26 07:55:15

《建筑制图》有效教学的方法初探

【摘 要】《建筑制图》的教学核心任务是制图的职业技能培养,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紧扣这条主线,从职业岗位出发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本课程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制图 有效教学 教学方式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94-01

《建筑制图》是土木、建筑学专业里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国家标准,具备一定的空间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由于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空间感不强,那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了一些个人体会。

一 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恰当引导,提出一些具有诱发性问题,创造出一种具有学生独立思考情境,给学生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时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否则会使学生思维僵化,有依赖性,无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基本体一课时,利用教学模型,直观性地启发学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在头脑中产生鲜明形象。对形体的剖析,可通过模拟动画,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表达方法,使抽象转为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二 理实一体教学,职业技能增强

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工程实践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本位,让学生与就业市场零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根据市场调研,学生的就业以从事施工、绘图、监理等岗位为主,识图和绘图的技能是他们上岗就业必备的专业技能,而用人单位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要求主要涉及制图和识图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把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建筑物加以对照,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我们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以周边开工的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围绕建筑制图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建筑制图的实践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环节制定一系列要求。

第一,“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部分。课堂对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对建筑形体分析方法及绘制步骤,研究各种形体的表达方法,课外小组活动时,了解一下典型的建筑实例,能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第二,“建筑施工图”部分。课外小组结合一个实际工程,系统了解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整个过程,着重强调房屋的表达方法,施工图的绘制及怎样阅读施工图。

第三,“结构施工图”部分。课外小组研究基础平面布置、楼层结构布置、屋面结构布置以及各承重件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等。

三 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形象化教学

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现代化的手段,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可以把图形、动画、音乐和语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利用眼、脑等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和多样化,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把教材中的学生宿舍楼制成立体图,先动画演示整个学生宿舍楼,然后用水平面动画剖切,投影得平面图,用铅垂面动画剖切,投影得剖面图。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趣味性浓,学生学习激情高涨,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快捷高效。

四 互动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注意学生的反映,根据学生神情语态,合理调整授课速度和对重难点透彻分析。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在对问题的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反复训练,争取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误区。

课后作业作为检查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的标尺,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个别指导、督促,对于普遍性的问题课堂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单独辅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主动地安排学习,在每堂课授课前都要向学生课堂教学导案,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做到心中有数。

五 结束语

中职生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他们终身学习和信息加工能力,锻炼他们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树立专业思想,从而较好完成建筑制图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姬春、刘东、王秋萍、候为军.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63~65

[2]吕冲.中职学校《建筑制图》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2):122

[3]孙艳平、徐景芬.《建筑制图》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7(Z1)

上一篇:以就业为目的的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