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思报国 育人在光华

时间:2022-08-26 04:50:56

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引导得法,初中将是人一生中思想道德建设的阳光通道,而引导不好,则会成为今后全面素质提高的瓶颈。针对该阶段学生特点,河南安阳市光华中学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和实践,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摸索出一条“以崇高师德感染人,以特色活动激励人,以学校文化陶冶人,以良好习惯塑造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

一、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活动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基础。我校根据每个学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扎实、具体、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滋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成就的光荣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一:军事夏令营

每一位光华学生在开始初中学习之前,都要参加的一项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军事夏令营。通过对学生军事化训练以及法规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做到尊敬师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在军事训练期间,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方法介绍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此项活动旨在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在体魄和意志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活动二:学生“退队入团”活动

“退队入团”活动是加强对学生德育管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我校团队衔接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座谈会、“青少年书法绘画展”、“校园之声”广播站以及退队暨入团宣誓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找到了组织,明确了奋斗方向,提高了思想觉悟,扫除了思想盲区。这些活动,深化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充满朝气活力的精神面貌。入团宣誓仪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团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将时刻激励自己拼搏进取,为祖国的日益强壮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活动三:校园文化艺术节

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一届,每届历时一周。艺术节期间,学校根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拟定一个主题,由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去精心绘制书法、美术、劳技作品,并选出其中的佼佼者集中进行展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以此展示光华中学艺术教育成果,推动学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活动四:元旦文艺汇演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激发广大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我校坚持每年举办元旦文艺汇演活动。该活动由我校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凝聚了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利用这一活动,我们较好地宣传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的思想,使全体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到这个充满亲情和谐的大家庭之中。

活动五:校园体育节

校园体育节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比赛为依托,每年分两次举行,分别进行师生田径运动会、学生达标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师生篮球赛、学生乒乓球赛等项目。这些活动以其丰富性和实战性,深得学生的喜爱,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取得良好的效果。

活动六:庆五四“唱响中国”歌咏比赛

为了使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奋进、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集体荣誉感,并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生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我校连续多年举办了“唱响中国”主题歌咏比赛活动。比赛以歌颂祖国、颂扬党、纪念五四精神为主旨,通过唱红歌,唱出同学们对“五四”精神的纪念,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通过这一活动,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展示光华中学全体师生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推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七:“青少年模拟法庭”

法制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我们特别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活动中,审判员、辩护人、原告、被告等均由学生担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法庭的威严,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还让其学习到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我校还定期举行法制报告会、参观监狱等活动,借此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活动八:古典名句解读

抓好升旗仪式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阵地,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校均安排师生讲解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名句,每句经典以三周为一个周期,分别由两名教师和一名学生解读,每周升旗仪式后制作专题版面再进行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理解、吸收。这些句子或发人深思,或催人奋进,无不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超强感染力。设立这一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大学生知识层面,让学生厚德笃行,学会做人、做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在日积月累中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同学们的心中,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活动九:感恩教育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每学年第二学期,我校都要对初二学生、家长进行一次特殊的感恩教育。在精心制作的特殊账单上,计算着孩子学前6年,小学6年,初中3年及高中3年共计18年的费用,包括教育费、医疗费、日常费用三个部分。虽然只是一个个理性的数字,却以最柔软的方式直抵学生的内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要提醒学生父母的辛苦和理财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我校还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以及初三学生毕业典礼等为契机,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应牢记别人的帮助之恩,学会感恩,增强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品味中华民族精神

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校发挥师资资源的优势,不断培育写字教育特色,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健体。为配合写字教育的开展,几年来我校努力建设一种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学楼内,随处可见由学校教师书写的不同书体的字画,教室内则在两侧悬挂一些名言警句,形成学校和班级特有的文化氛围,增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使得同学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环境美,而且还能极大地丰富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日常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

学生在校大量活动和受教育是在学科课堂上的学习,对于中学生尤为如此。因此,我校积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制定课堂渗透的几个基本原则。有意识地发掘学科中显性或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并将所确定的主题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淡化痕迹。同时还要注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渗透必须适度,不能冲淡学科教学本色。

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渗透,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程序法”、“四环节法――知事、明理、动情、养成”、“联系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如有的数学教师解直角三角形时利用我国古明的利用秆子影长确定季节和时令的历法作例证,利用“四环节法”学生学了知识、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对于历史、地理等具有很强的显国主义因素的知识,又采用“联系比较法”, 扩大和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除了课堂渗透之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出班会活动的宣传教育作用,定期召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班级会议,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学习中,加深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在实践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支持。为此,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为烈士陵园扫墓,参观红旗渠等红色基地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解,从而使其爱国热情得以增强。

(三)充分发挥重大节日的宣传教育作用

我校坚持在每年的“五四”、“七一”、“十一”、“九一八”和“一二九”等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观看爱国影片,庆祝党的生日,开展纪念“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和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

通过以上这些教育活动,我校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各项活动捷报频传。在细节上我们看到了光华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是文明的,每一个人走进学校都会向老师驻足问好,愉快地迎接每一天;他们懂得怎样爱学校、爱集体,珍惜、保护环境,使花草茁壮,让环境整洁;他们知道如何培养自己,主动参与,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中,人人表现踊跃……一个个细微之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绽放了绚丽的德育之花,滋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杨晓玉,河南省安阳市光华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王培豪,光华中学政教处主任;芈双海,光华中学校团委书记】

上一篇: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新疆故事 下一篇:我的洪泽湖考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