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新生始业教育

时间:2022-08-26 02:35:48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新生始业教育

摘 要: 高校新生的始业教育是指高校为了使进入大学的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而进行的初始阶段教育。本文从学习方法的转变、生活环境的转变、人际关系的转变三方面分析了大学新生初入高校难以适应的现状,并针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开展高校始业教育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新生 始业教育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对大学新生的教育亦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还处在以应试为主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十分薄弱,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新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会出现迷茫,不适应。因此,高校努力上好大学新生的“第一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生的始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新生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的现状分析

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往往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终极目标”为考上大学的概念。大多学生认为,只要考上大学,人生就得以解放,生活就得以美满,理想就得以实现。在经过人生最轻松、最愉快的一个暑假后,步入象牙塔的新生们突然发现,其实大学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

在新的学习方法下,大多数高校新生迷失了方向。大学所强调的是启发式的教学,从高中时“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了“主动式”的学习,这也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制能力要求变高。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经受了十几年“被动式”学习方法束缚,思考问题方式几乎定型了的大学新生来说,就如同突如其来的日食,通常难以适应。

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大多数的高校新生都滋生了惰性。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在生活上最大的转变即是从“单独”生活变成了集体生活。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住在家中,不少人拥有自己的房间,生活空间独立,起居生活、衣食住行等事基本上是由父母一手操办。高校的集体生活一下子让这些“公主”、“王子”们失去了相对独立的空间,而在食宿方面又失去了所依赖的父母。这样的转变对缺乏自理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异常严峻的考验。

在新的人际关系中,大多数高校新生四面楚歌。面对新的朋友,新的同学,众多大学新生可以用束手无策来形容。大学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这与中学阶段的同学相比,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地域相差巨大也就意味着性格脾气、沟通习惯乃至思维方式的极大不同。再加之远离父母,身边的人际关系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倾诉内心想法的对象。

二、高校新生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原因分析

高考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无疑是人生一大转折点,面对学习方法的转变、生活环境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转变,大学新生必须经过从表面至内心的调整,从心理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些转变。这也是学生初识社会的第一步,在大学这特殊的社会化过程中,绝大多数新生都无法很快适应,出现了从行为到心理不同程度的波动。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对象上分析无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一是中学管理构架与高校管理构架有明显的区别。在中学阶段,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而在大学,往往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这只是不同构架之中的一个例子,两者之间的差别往往使大学新生难以适应。而两个阶段相对独立的构架管理模式又是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中学阶段,学校的教学管理集中,制度严格紧缩;在大学阶段,高校的教学管理相对自由,制度与社会法治接轨。二是中学学科教育模式与大学专业教育模式无法衔接。这一弊端从学生开始填志愿时就有所显现。在进入大学后,随之而来的是自己所选专业与想象中的差异较大,从而引起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一是高校新生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未成熟,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分析处理能力较弱。这个阶段是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阶段,而没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往往使高校新生们容易走向极端。二是高校新生的判断力和社会知识经验相对过于缺乏。几乎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学生缺乏社会生存的方法与门道,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学新生被社会不法分子诈骗的案例。三是缺乏抗挫折能力,也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是班级的尖子生,而进入大学,往往会异常失落。因为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这批学生中会有一部分产生极端的行为,或是影响整个大学的学习。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高校新生始业教育

从对高校新生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的现状分析,到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可以得出开展高校新生始业教育的必要性。而如何开展有效的新生始业教育,是近几年来高校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要做好对高校新生的始业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始业阶段所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全面的始业教育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开展高校新生始业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能实现更好地完成专业学科,成功走向社会的基石。我根据自身对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一点经验,认为始业教育的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开展爱校教育,培养大学新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爱校教育是新生一入学首要的教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介绍校园内建筑物的背景知识、校园内设置介绍、校园周边环境介绍,培养学生的爱校、敬校情怀,消除陌生感。

开展校纪校规及管理制度教育,让新生在入学第一时间了解大学阶段的所有规章制度,充分对比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不同的管理模式,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清楚违纪违规的严重后果等内容是始业教育的关键。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目标。理想信念对新生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种最重要的价值观念。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例如,通过开展优秀学长、学姐座谈会发挥榜样作用;通过开展学习规划确定短期的学习目标,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来制定长期的目标,等等。

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使新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不致于处于盲目地学、无从下手的状态。在向学生说明专业的课程性质和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说明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以后可以就业的工作领域或单位。要达到的效果不仅停留在了解,要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让新生能热爱所选的专业,并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培养决心为专业而奋斗的情怀。

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教育,帮助新生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激发新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学的学习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学习知识便是始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成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也可以请专业课老师介绍如何查阅、选择和运用相关的文献资料,还可以鼓励新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学术论坛,从多方位获取信息,达到信息对称,提高能力。

开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提高大学新生与人相处的能力。针对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转变的环境下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他们能理性面对新的人际关系,并用合理正确的方式处理这样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中取得主动权。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引用一些素质拓展的游戏项目,或是开展一些“破冰”活动来有意识地引导和加强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新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不同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十分重要。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专门针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建立学校、家长、心理健康辅导站三方面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帮助新生健康发展。

开展课余生活的指导教育。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大多数初入大学的新生会被纷繁复杂的校园文化活动包围,正确引导新生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参与适合自己的社团或学生组织是对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安排高年级学生组织活动的介绍,让新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新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章启天,胡保卫,等.大学生始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庞学铨.思想道德修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胡保卫.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实现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

[4]胡坚达.谈高师学生的始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5]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议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下一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人生目标的主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