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封学生来信看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8-26 01:00:49

从一封学生来信看班主任工作

2007年1月,笔者收到了一封学生来信,在信中学生这样说道:

到了大学之后,换一种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换一种目光,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再次回首刚刚结束的高中生活,才在一刹那间明白,只因一时的心高气傲,那么多的大错就那么轻易地以一种幼稚而又可笑的方式酿成了。

我的生活从升入高中之后,一天比一天过的狼狈,进了大学,那种生活上的狼狈不堪也发展到了极致。想一想,这也是从高一就种下的祸根,如果从高一开始,换一种心态,换一种生活的方式,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叶老师啊,您这个迷途中的学生,现在总算清醒了,总算想到回头了,不知我还能不能从您心中求得一份谅解!

……

不管结果怎样,我终于有勇气走出了一个人的空间,打破了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围墙。终于不再自私,终于不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也终于有勇气面对过去。

……

收到来信后,在第一时间,我给他去了回信。在信中,我对他的变化感到高兴,因为他“终于有勇气走出了一个人的空间”。

这个学生名叫小华,是我2002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所带的第一届学生,2006年他以高分被郑州大学录取。

在这封信中,小强回忆了自己的高中生活,认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幼稚的错误”, 品尝到了心高气傲的后果,充分理解了“封闭”一词的危害性,“撕裂了自己的伤口”,从而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冷静地分析,从小强同学的这封来信里,我感觉到了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责任与压力之大,因为它关乎一个学生的前途与未来。

认真阅读这封来信,反思自己,我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辅导老师。

一、学生心理背景

中国心理学会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全民健心”的概念,并指出青少年是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心理学会的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的,如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端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发生的枪击事件,经家人透露,凶手赵承熙心理压力较大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轰动全国的云大案件,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马加爵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这也引起了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与此相对照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

在小强同学的这封来信中,不难看出,他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他可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入班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复杂;他语文功底扎实,但他从不与人交流。正是如此,小强同学才变得心高气傲,把自己封闭在了教室一隅。

入班之初,老师们包括我都对他寄予很高期望,似乎是众星捧月,但是这一切在他面前都失去了作用。因此,对于小强同学来时,进入高一前,其心理背景是非常复杂的。针对于此,我想,了解学生的初始心理背景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误区

现在,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单一追求升学率,结果学习成绩成了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凭一好而遮百丑。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就是与学生谈成绩,因此一天到晚以成绩为中心,以作业为基本点,并且乐此不疲。殊不知,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谓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捷径。

也有人认为,班主任应学会“抓两头,带中间”。所谓“两头”,一头是成绩好的学生,他们被树为典型榜样,缺点被成绩掩盖着;另一头则是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是被批评的对象,常常被老师当成坏典型,被用来“杀一儆百”。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形成狭隘、嫉妒心理,一有不顺心的事,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举动,使得班主任想要严厉地批评,又觉得不忍;稍微点拨一下,学生自己又不收敛,产生的负面影响却很大。而成绩待提高的学生则往往对失败体验过多,外界评价太低,易导致怯懦、自卑、抑郁、对立等缺陷;而中间的学生潜伏的问题在外界条件成熟时,就暴露出来了。这样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结合小强同学的事例,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其问题的产生与我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他成绩好,因此我忽视了他身上的缺点,结果心高气傲在他身上出现了,自以为是、不与人交流的思想产生了,久而久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三、班主任心理辅导方法

1、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它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学生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一为人所不知道的潜能力呢?这就是要欣赏它,鼓励它。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班主任应在教学中尤其应在和学生的最初接触中学会欣赏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有较强烈的尊重需要和理解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在小强同学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我欣赏他,鼓励他,尊重他,但是自我感觉“理解他”做得不够好,我没有深入到他的内心去,因此,他变得心高气傲,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以及建议。

2、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

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而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则是帮助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空间的一条捷径。

俗话说的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善于与人交流,往往阻碍人的成功。

对于学生而言,与人交流,既包括师生交流,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需要做到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讲究语言交流艺术,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外在表现形式,再好的主观愿望,也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完成一次交流过程,同时还包括肢体语言。另外还需要学会宽容和理解,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懂得宽容别人,学会理解别人,彼此找到共同的语言,加深交流的层次,这对生活、对学习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在学习中,学生主动地与人交流,就会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从而来完善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地与人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倾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其乐融融。

正是如此,小强同学才勇敢地“走出了一个人的空间”,“打破了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围墙”。

3、学习生活要两手抓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坚持学习、生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生活辅导又称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比如在班级中常发现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乃至厌学;因成绩竞争激烈,互相嫉妒,打小报告……所以,班主任在生活辅导方面要引导学生调节控制情绪,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

学习辅导。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因此,班主任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小强同学,我们进行的学习辅导非常到位,但是生活辅导方面认识还不够充分,这也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失误。

以上是笔者在收到学生来信后,对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所进行的一些思索,希望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能起到那怕一丝的借鉴意义,笔者将不胜欣慰。

上一篇:让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下一篇:真实――文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