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探讨

时间:2022-08-26 12:41:02

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探讨

1.如何选拔摔跤运动员

摔跤运动员应具有一定的形态,头脑反应快,力量大,速度快,柔韧灵巧,体形四肢匀称,上肢上体略长为好。在此基础上应注重遗传基因和神经类型,选择胆大好斗,要有强烈求胜欲望和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竞赛中主动积极进攻,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他们能吃苦而不怕苦,又能保护自己减少受伤,这样的运动员才是摔跤项目的优秀苗子。

2、掊养摔跤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

2.1学习是培养运动员兴趣的基础。在学习中掊养对本项目的兴趣和爱好,教练员要正确引导运动员对摔跤项目的特点,内容,任务进行了解,让他们明确参加摔跤训练的意义和责任,树立为祖国争光的人生观,启发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掊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自觉地,积极地配合教练员把训练工作做好。

2.2讲解示范是培养运动员兴趣的动力。通过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和感召力的讲解示范使运动员易懂易接受,能活跃气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激励了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巩固了运动员对摔跤运动的兴趣。

2.3教法手段是运动员兴趣发挥的时机。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多样化教学形式与手段,才能激发运动员对摔跤训练的兴趣。运动员对训练有兴趣,必然是教练员教得合理,得法,同时教练员教得也有兴趣。在训练中逐渐地增强难度,创编新奇的竞赛和训练方法,能成功激发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造成一个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使运动员积极投入到训练之中去

3、摔跤运动员的情绪引导

3.1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情绪。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宜,因人施教,灵活掌握,而且应密切注意运动员的情绪状态。以激发运动员的求知欲望和对训练内容的喜爱,主动地、心情舒畅地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3.2落后的教法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单调、枯燥、刻板的训练方法和形式也会让运动员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安排合理、新颖、多样化的训练计划和灵活多变的教学训练形式。

3.3其他因素产生的情绪。(1)训练环境,训练集体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影响。(2)来自教练员方面的影响。(3)来自运动员身体方面的影响。(4)来自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观察和分析摔跤运动员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教练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1)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感情培养,建立积极的感情基础。(2)每一堂训练课的内容、任务、目的明确,教法命题、有创新,有提高。(3)在训练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重视,提供运动员独立思考的时机和空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训练中采取“得意技”,技术研究,探讨等形式。这是培养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的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4)正确处理好运动员的配对训练,控制好运动员训练的强度、密度、量度,使双方运动员都能乐意接受。

4 启蒙训练中的从难从严

4.1“从难”必须结合科学训练。根据摔跤项目的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和运动员具备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确立培养运动员的目标,采取因人施教,个别对待,多样、新颖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

4.1.1难在摔跤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正确选择和确立符合运动员个人特点的技术、战术、风格的训练方法是摔跤项目的训练难点。培养高水平的摔跤运动员,必须从启蒙训练开始打好扎实的体能、技术、战术、思想品质、人格等牢固基础,不断更新观念,改进训练方法,逐步形成一套培养造就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4.1.2难在对训练的理解。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让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潜力,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人体自然的生理方面的运动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兴趣、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斗争力、自制力、注意力、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等。

4.2“从严”要符合科学训练。摔跤技术训练,每一次训练课,每一种技术。每一次发力,每一次摔倒,都要符合技术规格要求,以及生物力学原理,在数量中求质量。

摔跤身体训练:弄清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哪一部位,是练速度还是力量,是练爆发力还是耐力,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对抗还是配合。同时要将有氧和无氧训练相结合。

摔跤训练的过程是学习技术、战术、增强体力、体能、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承受心理负荷和形成肌体疲劳的过程。没有超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超量训练就没有超量恢复。所以从严必须严在管理和自我约束上,从严有利于出人才,出成绩,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次训练任务。

上一篇:初学游泳先练漂 下一篇:浅谈10―12岁游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