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养生有妙方

时间:2022-08-26 11:34:26

五月养生有妙方

夏五月修养法

仲夏之月,万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极热,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恶疾。忌冒西北之风,邪气犯人。勿杀生命,是月肝脏已病,神气不行,火气渐壮,水力衰弱,宜补肾助肺,调理胃气,以顺其时。卦值,者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之象也。生气在辰,宜坐卧向东南方。

【注释】

万物以成:夏季世间的万物都在生成、成长。

肝脏已病:是指肝气已衰。

神气不行:肝脏有藏魂的功能,肝气衰,精神活动也减弱。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夏五月,自然气候变热,万物生长旺盛。人体与之相应的心脏活动旺盛,相对来讲,肝脏功能衰弱,即火旺水弱。肝肾同源,所以宜补肝肾以壮水,不使心火过旺,以保持阴阳平衡。极热和大汗都会伤津损阴,因此,不宜过热和出大汗。不穿衣服、暴露身体、夜晚贪凉睡于室外还去衣被,皆易使外邪入侵人体,造成大病,故夏五月要注意勿大热、勿大汗与勿贪凉等。

五月养心法

《保生心鉴》曰:“五月属火,午火大旺则金气受伤。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兢兢业业保养生脏,正嫌火之旺耳。”

《养生纂》曰:“此时静养,毋躁,止声色,毋违天和,毋幸遇,节嗜欲,定心气,可居高明,可远眺望,可入山林以避炎暑,可坐台榭空敞之处。”

【注释】

幸遇:这里是指。

居高明:居处地势高,阳光充足。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五月修养法的重点是保养心气,不使心火太旺。在饮食上注意味淡。在起居上注意节声色、避炎暑。古人强调独宿、静养,其目的是防止火旺而阴伤。强调五月养心是因此时火气旺之故。

五月灵剑子坐功法

灵剑子坐功法:常以两手合掌,向前筑去臂腕,如此七次。淘心脏风劳,散关节滞气。

【注释】

筑:捣的动作。

去臂腕:运动臂腕。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这种坐位导引法主要活动前臂、腕关节,使气血流畅,并且活动量不大,无汗出伤阴之虞,故有利于心脏和关节的养生。

五月陈希夷坐功法

陈希夷的仲夏二气坐功图势是:

芒种五月节坐功法:运主少阳三气,时配少阴心君火。坐功,每日寅卯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腰肾蕴积虚劳,嗌干,心痛,欲饮,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而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

夏至五月中坐功法:运主少阳三气,时配少阴心君火。坐功:每月寅卯时,跪坐伸手叉指屈指,脚换踏左右各五七次,叩齿,纳清、吐浊、咽液。治病:风湿积滞,腕膝痛、臂痛,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两肾内痛,腰背痛,身体重。

【注释】

纳清:吸气时纳入清气,或称清净之气。这里指吸入自然之气。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五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定息、叩齿、吐纳与咽液这些功法应用于一年四季,但配合的导引有所不同(芒种时节主要导引上肢、胸胁,夏至时节主要导引下肢、腰背),故治疗的病症也不同,练功时除了考虑季节因素外,还可根据症状而采用不同导引法。

五月药浴法

5月1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五日以兰汤淋浴亦可。

【按语】

本法选自宋・张君房的《云笈七签》。这里的枸杞当是枸杞叶。枸杞叶中含有芸香苷、肌苷、6-氧嘌呤、胞啶酸、尿苷酸、草酸及多量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不但有抗菌作用,而且还有营养滋润皮肤的作用;若将其煎汤洗浴,一则可清洁皮肤;二则可抗菌消炎;三则可延缓皮肤衰老。

兰汤,为水煎马鞭草科植物兰香草的汤。兰香草全草含兰香划素钠(兰素钠),兰香草毒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科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兰香草素钠的浓度较高可杀菌,浓度较低可抑菌。因此,用枸杞叶、兰香草煎汤洗浴,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

饮贯众水消毒法

《简易方》曰:“疫气时行,用管仲置水缸内,食水不染,十二月除夕同此。”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管仲,又称贯众、百头、贯中、凤尾草等。贯众品种很多,都有杀虫、抗病毒、抗菌作用。用于消毒饮水,对于预防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一定的效果。

五月除腋臭法

《本草纲目》云:“五日取露草百种阴干,烧成灰,以井水炼成膏,再用严醋和为饼子,腋下挟之,故即换去,五遍。能治腋入臭气,又能抽出一身中疮积毒气。挟完,即以小便洗腋下干净最效。”

【按语】

本法出自《神农本草经》。露草即长出地面能着露水的草。百种露草烧灰所含成分很复杂,主要含生物碱类,它们可中和腋腺分泌物而减轻其臭味,并有一定抑菌作用,故对疮疡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健康人尿中含有尿素、氯化钠和钾等,还含有硫酸、肌酐、氨、马尿酸和多种激素等,用其洗腋下可起中和作用,以减轻其臭味。

五月饮菖蒲雄黄酒法

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辟除百疾而禁百虫。

【按语】

本法出自《本草图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性味辛,微温,有开窍、豁痰、散风和祛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有镇静、抗真菌作用,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内容物的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体外试验证明,石菖蒲煎剂能杀死腹水癌细胞。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性味辛苦、温,有毒,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药理研究证明,石菖蒲有抗菌、抗血吸虫作用。因此,适量饮菖蒲雄黄酒不仅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并能防治某些传染病,文中所说“辟除百疾而禁百虫”之意即在于此。

五月服五味子汤法

五月二十七日,宜服五味子汤。取五味子1合,捣置小瓶中,以百滚汤入蜜少许,即封口,置火边良久乃服,生津止渴。

【按语】

本法出自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果实含挥发油、柠檬酸、苹果酸;种子含脂肪油,其非皂化部分含有强壮剂的有效成分五味子素、五味子醇,还含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药理实验证明,五味子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系统等都有强壮的作用,还能使幼鼠的胸腺萎缩,故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把五味子捣碎浸汤,可浸出果实和种仁中的化学成分,有降转氧酶、保肝等作用。因此,其有效成分可充分发挥作用。

五月服杏仁法

五月收杏去核,自朝蒸之至午而止,以微火烘之,收贮,少加糖霜可食。驻颜,故有杏金丹之说,不宜多食。

【按语】

本法出自《本草图经》。杏肉含柠檬酸、苹果酸与β胡萝卜素等,性味酸甘,温,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作用。《千金・食治》曰:“其中核犹未硬者,采之食之,甚止渴,去冷热毒。”少量多次食用,对身体有益,尤其是有咽炎、咳喘疾患者食之更佳。

夏秋服莶草法

《救民易方》曰:“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莶草,即白花菜是也,去根花并子,净用茎叶入甑,九蒸九曝,层层洒酒,与蜜水蒸完极香为末,蜜丸皂角子大,每服五七丸,米汤下。服至百日,去周身瘫痪风疾、口眼斜、涎痰壅塞,久卧不起,又能明目、白发变黑、筋力强健,效不可言。”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莶草又称莶、狗膏、风湿草等,为菊科植物腺梗莶或毛梗莶的全草,有抗炎、降压作用,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将其作为补虚延年药,源于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盖以邪气去则正气昌,非谓其本性能补耳。”因此,本方药适宜于有风湿性关节痛及高血压者服用。因其性味苦寒,阳虚胃弱者不宜服用。

五月防治皮肤病法

《琐碎录》曰:”五日清晨,取白矾一块,自早晒至晚收之。百虫咬伤,以此少涂之,即止。又能消毒。取独蒜,不分瓣蒜也。捣烂涂面皮、手脚,一年不生恶疮及冬月不作冻疮,神验,不可多擦。”

【按语】

此两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白矾有抗菌、凝固蛋白作用。所以白矾能收敛伤口和防治皮肤病。

大蒜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杀伤和抑制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故外用可防治皮肤病。又因它有刺激皮肤作用,使血液循环加快,故可防治冻疮。也因其有刺激作用,多擦之可引起皮肤起疱,故不可多擦。

上一篇:无处不在的假期运动 下一篇:看嘴唇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