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6 09:36:54

探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就影响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对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2、质量要求

道路路基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这样才能使道路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至于因超过承载范围而产生变形,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路基结构要稳定,根据道路路线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由于路基整体结构失稳,导致道路变形,保证道路路基整体的稳定性。控制路基的变形量,由于道路本身的重量和车辆的负荷,路基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如果路基变形不均匀或过大,会使道路表面遭到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同时,路基还要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路基的温度会随着气温的改变而变化,由于热胀冷缩的影响,导致路基体积的变化,进而影响道路的平整。因此,控制道路路基的质量要保证路基具有一定的强度、结构稳定性、变形量和水温稳定性。

3、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工期较短,时间相对较紧

道路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每年新项目立项、招投标、选定施工、监管单位的时间大约有5到6个月。而5、6月份正好是雨季,会对施工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雨水较多,会导致回填土含水量升高,是无法正常进行施工的。但是很多工程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些时间较紧的工程甚至要求年内收工。如果不重视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并在天气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回填施工。这样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基本上这样的道路路基都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很容易出现问题。这样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就无法保证,进而道路就有极大的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问题。

3.2 回填材料不合格,影响路基质量

现在我国出现了许多由于材料的选取上不符合要求而导致了工程失败的事件。道路路基建设工程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许多工程的造价都相对于标底价格有了20多个百分点的下浮。道路路基中路床顶面的回填土要根据深度的不同来进行具体的选择。路床下0~80cm的要采用价格相对高的三合土才能满足要求。由于三合土的特殊性,许多单位不愿意出高价去购买,这就使回填土的材料不能满足要求。而回填土与沥青路面的柔韧性紧密相连,这样就会使沥青路面柔韧性不够。

3.3 路基压实的工序质量不到位

有些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重视路基施工质量的意识。再加上时间紧迫,管理人员为了按期交工,就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这些主要包括:回填土厚度不符合要求,碾压次数过少导致反弹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等。这些都给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道路路基质量不满足要求。

4、施工过程

4.1 施工测量

提高施工测量的质量可以通过多设立控制桩,布置线绳,加密控制点,控制桩的设立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同时增加放样次数,一般进行四次,第一次粗平,第二次和第三次精平,之后检机,最后一次针对那些不合格点进行精细。这样不断进行平整,确保各个放样点的合格,以此明确地基层的标高,保证其平整。

4.2 夯实

在夯实之前,要清除路基填充内的障碍物,如树木、植物根茎、表层种植土等相关规定规范中规定的需要清除的杂物等。清除干净之后便可夯实,夯实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要求。

4.3 填筑路基

路基填充物质的性质和压实度直接影响了道路路基的质量。填筑土的含水量直接影响了填充物质的性质,必须严格控制。然而实验中获得的最佳含水量,在实际工程中很难精确的达到,需要压实机具的辅助。

4.4 原料设备的选取

土料作为路基的填充物质,其性质对路基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对采用的土料进行实验,确定夯实效果,以此作为实际施工的依据。但由于实际情况与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击实时达不到实验中的孔隙率,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随时测量其孔隙率,保证填充物的压实性达到设计的要求。压实性还受到压实机械的影响,不同的压实机械,适用的场地、填充物质以及工程的规模等都不同,压实效果也不同。因此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

5、质量控制措施

5.1 准备阶段

在道路路基施工之前要熟悉工程已有的各项资料,如项目合同、以往地质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对道路周围的地质条件、地形状况、水文条件等进行勘察研究,完善施工所需的资料。在道路路基受到影响的范围内,划分施工条件的等级,针对等级低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理。存在特殊性土的区域,如膨胀土、砂土液化等,要尽量避过或整体用符合路基要求的土料替换;路基以下地下水位较浅时,要制定疏干措施;如果道路周围气候多雨,则要着重设计排水系统。同时,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人员设备分配策略,这是正常进行施工工作的基本保障。

5.2 施工阶段

首先要清理路基表层,彻底清除道路周围及路基内的不适宜作为路基填料的物质。填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选取相应等级的填料,必须保证其有一定的粘性和强度。同时选取不同粒径的填料,使之能配置出最适合实际情况的颗粒。如果配置的填料不符合标准,必须重新选取,直至合格。

在路基内填充了填料之后,就要进行夯实。在夯实之前,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场地的大小以及填料的物质选取合适的压实机械。根据实验中的压实数据进行夯实,若夯实效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实验中得到的理想压实度时,要继续夯实,直至达到最佳的压实度。

5.3 排水

在道路施工中必须做好排水措施,避免或减少地面降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和破坏。路面上的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河流、排水管中的水,针对这些,可以设置排水沟,增强排水管强度。在这些排水设施的表面要进行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加固,防止水中化学物质的侵蚀。在路面上个一段距离要设置泻水口,保证路面上的水能快速的排到路面之外,并分散排水。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会影响路基的含水性,降低路基的强度,导致路面变形。因此在路基以下也要设置排水设施。这类排水设施的渗透能力一定要强,尤其是在水量较大时,要保证能够吸收大量的地下水。目前常用的材料有土工织物和软式的透水管等。

5.4 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也是道路施工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路基防护包括三个方面:坡面防护、冲刷防护和支挡防护。坡面防护措施主要是在道路边坡上采用混凝土固定,或是用中间有空的砖块修砌,以及在坡面进行种草。冲刷防护措施一般是砌石、挡土墙防护等,现在多采用由土工织物和混凝土等混合制成的护面板。支挡防护的挡土墙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包括重力式、悬臂式和垛挡式挡土墙。

5.5 接受阶段

在道路施工工作结束之后,项目工作人员要进行细致详细的检查,做好相应记录,并提交给监理人员。监理人员要检查各个工序中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检查合格后再依次往上提交工证书。

6、结语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只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能有效保证路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控制探讨[J].科学之友,2010,(08).

[2]茹洪涛.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控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3]白海坤.浅谈路基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上一篇:浅谈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下一篇:高层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