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架照相机对着东方地平线

时间:2022-08-26 08:52:49

近千架照相机对着东方地平线

2013年9月22日,中秋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读者摄影俱乐部的部分成员,沉醉在“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的悠扬歌声中,乘坐大巴向着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进发。平均年龄60岁的摄影团团员们,内心激动,充满期待,他们要在美丽的克什克腾大草原拍出朝霞满天的日出,拍出每个人心中“共同的神”。

半夜起床用开水泡鸡蛋吃

此次旅程就是摄影之旅,报社组织者反复对承办旅行社嘱托,不骑马,不烤羊,就是早出晚归拍日出日落,拍秋色草原,拍“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海洋、林的世界”。漫长的路途,并不单调乏味。摄影指导陈风檩老师,精心为团员们准备了讲义,重点讲解风光摄影的拍摄技巧及后期制作。一路问答,一路欢笑。晚餐时经大家一致决定,明早3点半起床、出发。早餐吃不成了,由餐厅为每个人煮两个鸡蛋带上。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间晴。大家期盼着明天是个出片儿的好日子。有几个团员,半夜2点半就睡不着了,起床用开水泡鸡蛋吃。此时外面的气温已降低到3、4摄氏度了。

向那道山梁进发

穿上最厚的衣服,挎上相机,一手拿着三脚架,一手握着手电筒,大家集合在空旷的庭院。此时预约好的越野吉普车,闪着改装后的远射灯呼啸而来。因为拍摄地远离公路,大巴车不胜荒原的颠簸,所有日出拍摄者都要租用当地的吉普车抵达拍摄地。此时,无边的黑暗笼罩着克什克腾草原。吉普车颠簸在崎岖的小路上。离拍摄地越近,吉普车越多,终于汇成滚滚的车流,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慢慢的车队的两旁出现了“步兵”人流,他们是没租车的驴友加摄友。这时,大地寂寥,人流匆匆、车流滚滚。让人不由地幻想起拍战争片的场景。约莫行进了半个小时,车队在一道山梁前停下了。我们的车队算到达得比较早的,后面源源不断的还跟着许多辆车。大家默不作声地跟着前面的人往山岗上走,大家相信前面的人是对的,拍摄日出这儿就是最好的地点。

拍日出却冲着西

此时也就凌晨4点半,四周漆黑一片,没有月光,没有星光,也没有参照物。每个人都手握电筒,躬身抵足,依次前行。终于前面的人停下了,再往上的有利地势已经被先到的人占据。大家只好就地纷纷打开三角架,架上相机,调整参数。这时,另外一队的拍摄者,对我们的摄影指导有了意见,嫌我们团挡住了他们,好像他们先占了这块地方。我们只好谦让,让他们站前面。一时所有人无语,大家静静地等待着东方的那抹红晕。闲得无聊间,突然我们的团员田一恒质疑道,大家对着的是东边吗?团员朱大姐将信将疑地拿出指南针一照,大叫,“错了,方向反了,这是西”。于是笑声、抱怨声、三脚架的撞击声响彻了一道道山梁,大家纷纷向后转,刚才跟我们矫情的那队人,“前队变成了后队”。

“疯子”的爱好

又是一片寂静。突然有人大叫,下雨了,于是又是一片手电筒的光在乱闪,人们纷纷撑起了雨伞,同时伴随着一片手冷、脚冷的抱怨声。这时,摄影指导陈老师,不着急、不着慌,从摄影包中拿出一物件,三下、两下拧在了三角架上,雨伞往上一插,优哉游哉。大家又一通喧哗,回家后也要置办一个。

天色慢慢变亮,雨虽然下了几滴就停了下来,但远处的地平线却是厚厚的云层。有经验的摄友断言,今天是见不着日出了。大家开始放松,搓手、跺脚、还回借来的手套。朦胧的晨曦中,大家不经意间举头四下张望,一下子被震撼了:短短的三、四百米的山梁,站着近千位等待拍摄日出的摄友!每个人胸前架着三角架,长枪短炮,煞是壮观。摄影指导陈老师感慨道,“我从事摄影40多年,拍日出的场面也见过不少,但这么多人的场面,却从来没见过。全是疯子!”笑声从山梁上飞出,大家不约而同地喊:明天再来。下一站,五彩山。

本次活动的摄影作品。将于近期刊出。

上一篇:张素芳&李悦悦:母女同心其利断金 下一篇:耳石症容易被误诊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