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国际业务发展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26 08:47:47

农村信用社国际业务发展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信用社也在这个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时代的召唤下,信用社必须在发挥自身优势、改革自身弊端的基础上,尽快拓展国际业务,向国际金融市场靠拢,以及时跟进金融业务发展的步伐。本文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探讨其如何发展国际业务。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国际业务 经济一体化

浙江农村信用社自引进国际业务以来,历经四年的业务改革和开发,在国际业务方面已初见成效。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以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特点为基础,已经初步建成了国际业务系统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其中主要有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和结售汇等。并且该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不断在加强与烟草、通讯、教育、政府及事业单位等客户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办理代收代付等各项业务,但是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国际业务的发展现状

浙江农村信用社将自身传统业务进行了一系列延伸,创设了一些中间业务,并根据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自身情况和优势,已经逐步统一了相关流程,业务、办公、管理合一的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同事,实现了全省管理数据的集成和发展。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还积极和一些相关部门进行的密切合作,开展的中间业务,已经逐步实现了电子汇兑、业务等,满足了基本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对农村信用优化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国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国际业务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中间业务及经济效益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浙江省大部分信用社仍在执行旧的收费标准,导致成本与收益出现了“倒挂”现象。有些农信社刚刚开展国际业务,前期必然会投入很大,而回报却很小,这种经营状况很有可能打击农信社在国际业务方面的投资信心,打消其积极性。与此同时,以招行、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一批银行的国际业务收入在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信用社国际业务收入持续低迷,信用社开展国际业务的经济效益暂不明显,如图表1。

表1 银行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一览表

[\&10年度\&11年度\&12年度\&招商银行\&10%\&15.72%\&18.21%\&工商银行\&9.14%\&13.53%\&15.93%\&中国银行\&10.4%\&15.04%\&17.17%\&建设银行\&9.05%\&14.27%\&16.52%\&中信银行\&4.26%\&7.47%\&10.32%\&浙江省农村信用社\&0.2%\&1.2%\&3.8%\&]

资料来源:中国财经信息网

从表1的数据得知,目前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国际业务收入比例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比例的差距就可以看出,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和国际业务的经济效益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对于中间业务发展的管理不够规范

浙江农信社在国际业务的运作及管理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措施。受体制、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农信社普遍未开设针对中间业务的操作部门,也没有制定针对国际业务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手册,相对其他银行金融机构而言,比较缺乏远见。在实际运营中,大多数农信社将国际业务作为边缘业务处理,没有积极制定完善的管理章程和运作程序,在投资力度方面较其他银行也存在很大差距。

三、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开展国际业务的对策

(一)对自身市场定位和服务宗旨进行适应性调整

随着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农信社的三农服务宗旨应该向多元化、深层次拓展,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急需的国际业务服务,从而为农企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因此,农信社要及时革新思想,切实重视农信社的国际业务;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创造出国际业务推进的内生动力,以及内部机制;在操作手段上,要指导和推进国际业务的有序发展。如此才能挽留老客户,尽快获得国际业务的一席之地,将农信社业务范围多元化,保证多方面的利润,进而在残酷的农村金融环境中扎根立足。

(二)结合自身实情,建立健全国际清算系统

开发高效通畅的国际清算系统,是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开展国际业务的基础。农信社在拓展国际业务方面,应该探索多边合作机制,寻找合租伙伴,将其业务做大做强。现阶段银行机构能够经营多方面、多层次的国际业务,如国际贸易融资、国际支付、国际结算等,一般而言,营销路径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单独成立国外银行,专门承担国外账目的结算;二是寻求适合的国外银行,为其国际业务,透过这个完成外资的结算;三是签署协议,满足的对象是国内外优质的银行。

(三)注重国际业务人才的管理和培养

人才是拓展国际业务的基础力量。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网点多、人手足的优势,但国际业务往往涉及的范围广、门类多、服务全,以现阶段农信社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还达不到开展国际业务的标准。所以,浙江省的农信社要拓展国际业务,首先要培养符合条件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熟知国际业务。

一直以来,农信社没有经历国际业务,必然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农信社十分渴求这样的人才:具备国际金融理念;拥有国际业务实践经历;熟悉金融管理知识;具备国际业务方面的创造力;熟悉相关法律政策。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给农信社国际业务的开展成功的曙光,为其长久的发展积累人才资本。

参考文献:

[1]叶文戈.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2

[2]褚景元.建设银行发展国际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2

[3]周楠,张萍.国际合作金融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

[4]黄社衡.信贷支农发展的国外实践与启示[J].致富时代,2010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财政政策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