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分析与后期走势预测

时间:2022-08-26 08:30:14

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分析与后期走势预测

重庆市当前生猪价格走势

重庆市生猪价格,从去年12月第4周开始,至今年4月末连续下行。土杂肉猪从年初最高价位16.11元/公斤,跌至4月末的最低价位10.49元/公斤,跌幅达34.8%;洋三元肉猪从16.78元/公斤,跌至11.14元/公斤,跌幅达33.6%。同期猪肉跌幅为26.8%,小于生猪跌幅。猪粮比价也分别由6.35:1、6.57:1跌至4.20:1、4.45:1。按价格最低点测算,出栏一头100公斤肉猪,亏损约320-370元。进入5月份,猪价急速反弹,连续上涨4周。截止22周(5月第4周),土杂肉猪涨至12.91元/公斤,洋三元猪涨至13.86元/公斤。猪粮比价分别达到5.09:1、5.44:1。在今年以来的猪价走势中可以发现,猪粮比从1月中旬起至5月下旬,连续20周低于6:1的平衡点,2月末至5月中旬连续12周处于5:1以下的红色预警区域(重度下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亏损。

而此番猪价走势,重庆与全国平均走势如出一辙,可见在大市场环境下,地区之间价格和运行特点基本一致(见图1、图2)。

当前猪价处于猪周期价格底部区域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的几轮猪周期。第一轮周期,是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第二轮周期,是1996年4月至1999年5月;第三轮周期,是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第四轮周期,是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第五轮周期是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可见,前3轮周期,基本是3年一个周期,而第四轮周期开始,基本上是4年一个周期。目前猪价处于从2010年6月开始的第六轮周期中。时间点上,目前也基本接近4年时间,即是第六轮周期即将结束,“辞旧迎新”的关键时间点上。

除了时间上接近“吻合”外,判断“猪周期”底部,更重要的标准是“价格底”和“能繁母猪存栏底”的形成。

价格底,是用猪粮比进行判断,猪粮比跌破5:1,并且深度亏损(头均亏损超过200元)持续3个月左右。而能繁母猪存栏底,是指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高位处减少约8%,并且比价格底滞后两个月左右。

当前我们判断猪价正处于“价格底”区域。今年我市土杂肉猪猪粮比破5:1,是从2月最后1周至5月第3周,共持续约3个月,符合价格底的特点(见图3)。

至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笔者只能据相关报道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13年9月份以来持续下降,截止2014年3月底,已降至4791万头,跌破4800万头警戒线,降速略超预期。扣除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为38625万头,为近5年之最低。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已分别连续下滑7个月、5个月。如果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在一两个月内应该见底,并为下一轮生猪价格上行奠定基础。

此轮周期的不同特点

对比上一轮周期,可以看到本轮周期走势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是上升周期缩短,下降周期延长。上一轮周期中,价格上升期为22个月,价格下降期为26个月。而本轮周期中,价格上升期只有14个月,价格下降期已经有32个月,并且周期尚未完全结束。

二是养猪利润水平降低。上一轮猪价高峰出现在2008年4月,为16.87元/公斤,而本轮猪价高峰出现在2011年9月,为19.68元/公斤。从猪价上比较本轮高点超过上轮高点,并且本轮周期中猪价绝对价格重心在上移,但由于饲料粮价格持续攀升,养猪效益重心却在下降,扣除饲料上涨等成本因素,显然上轮收益更高。两轮周期中猪价最高点对应的猪粮比分别为9.6:1、8.1:1。前一轮周期平均猪粮比为6.9:1,本轮周期截止5月底平均猪粮比为6.3:1。(图4、图5、图6)。

此轮周期成因分析

1.母猪量增,致使产能偏高

在2006年下半年的全国蓝耳病爆发,大量的猪只死亡、大量母猪淘汰导致生猪供应不足,后来猪价持续快速上涨。因此,这一波因供不应求而形成的上涨不仅持续时间较长,也使养猪获利较高,猪粮比达到9.6,这大大激发了市场的“养猪热”。因此,上一轮周期中的上涨期比本轮上涨期延长了约8个月时间。而高额利润造成的养猪热,使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增长。全国2009-2011年间能繁母猪存栏量均维持在较高规模,分别为4910万头、4750万头、4928万头。2013年国家两轮国储肉收储调控,短时间内促使猪价淡季上涨,受利益驱使,5、6月份猪农抢购仔猪,补栏大幅增加,导致年末肥猪集中出栏,供过于求。另外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也给养猪户很大信心。养猪户认为2013年仍然有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加了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历史最高位,突破5000万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年均超出上限,致使这一轮的猪周期中商品肥猪供给能力大量增加(图7)。

2.消费锐减,供需失衡

2013年以来,猪肉消费需求低于预期。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公款消费大幅降低。相对而言,家庭猪肉消费需求变化较小,但外出消费减少。2013年上半年的“H7N9病毒”和黄浦江“猪飘流”事件,也严重影响了猪肉消费,造成2013年第2季度下跌的幅度和速度都明显高于往年。到了2013年年末,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大幅减少了公务用餐,使年末的双节消费不旺,猪价反跌。2013年商务部监测的11种高端白酒销售量下降了7.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喝酒吃肉”的萎缩。

3.进口增加,雪上加霜

生猪产品和猪肉进口量创新高。受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刺激,2011年开始,连续3年猪肉及生猪产品进口量稳步增加,2013年达创纪录的140万吨,其中冷冻猪肉58万吨同比增加11.7%。猪肉占进口生猪产品比重不断提高,由2011年的34.6%增加到2013年的41%。在国内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猪肉进口量的不断增加,无疑雪上加霜。

4.政策偏差,扰乱市场

上一篇:承袭超级跑车基因VIAGGIO菲翔解析 下一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