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6 03:08:39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20-01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社区妇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根据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时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1]。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后,其治疗就变得复杂而缓慢。若不及时进行准确的治疗,很容易引起反复发作,从而导致患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宫外孕等疾病。我们通过自拟“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148例,均为已婚和有过性生活史的妇女,其中有孕产史的113例,年龄为26~45岁,平均32.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5年;无孕产史但有过性生活的患者有35例,年龄19~28岁,平均2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9年。患者检查时均见下腹部不同程度疼痛,其中下腹部疼痛且腰痛者74例,白带增多59例,月经时出现痛经38例,月经失调57例,有宫外孕病史者11例。对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时,可见输卵管炎性反应的患者有23例,卵巢囊肿患者21例,有炎性肿块患者37例,有盆腔积液患者67例。妇科检查中子宫压痛67例,输卵管增粗并有压痛84例;出现单侧附件片状增厚84例,双侧64例;出现单侧附件包块21例,双侧附件包块7例。1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选用自拟盆炎汤方剂,药方为: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2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5g、延胡索15g、赤芍12g,用于活血化瘀止痛;加香附12g、川楝子15g、肉桂12g、红藤15g、莪术12g、败酱草15g,用于活血止痛,散结消肿,温经通脉,理气;加泽泻12g、车前子12g、石膏8g、黄柏15g、苍术15g用于活血散瘀、止痛等。对于不同症状的病患可根据具体病情再行加减药方的剂量。2剂/d,1个月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采用头孢曲松4.0g/d,甲硝唑0.5g/d,静脉滴注。2周后改口服甲硝唑0.5g/d 、头孢克洛4.0g/d 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少数有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显效和有效合计68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显效和有效合计60例,总有效率为8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有11例,其中皮疹2例、瘙痒1例、恶心3例、呕吐3例、腹痛2例。

3 讨论

盆腔炎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自我的防御功能下降或遭到破坏,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后,各种炎性反应因子及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得病[2]。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对妇科小手术的无菌操作重视不足以及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等原因,均可引起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术后感染。农村妇女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机会缺乏,往往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因此盆腔炎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社区医师应熟练掌握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对于盆腔炎的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效果迅速,但远期疗效不理想,而且副作用比较大。本案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11例。中医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中药疗效与西药治疗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且抗复发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病位在盆腔,其病因多由邪毒或湿热,经上行犯冲任、胞宫,或邪毒人血,或经津液传播于冲任、胞宫,以致邪气留着或瘀滞或虚损于该部,使气血运行受阻,损害盆腔组织或病程日久,迁延不愈,粘连、 增生而成癥瘕、包块。故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中,使用中医自拟盆炎汤煎服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是一种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方法进行保守性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在自拟盆炎汤中,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赤芍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香附、川楝子、肉桂、红藤、莪术、败酱草用于活血止痛,有散结消肿,温经通脉,理气以及消炎的作用;泽泻、车前子、石膏、黄柏、苍术也有活血散瘀、止痛等一系列的作用[3]。

综上所述,应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倬珍.慢性盆腔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2):l3-14

[2] 王晓慧,张丽茹.盆腔炎的临床诊治经验[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9-70

[3] 刘丽春.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51

上一篇:杏苏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35例体会 下一篇:温针及加压疗法治疗165例腕、踝关节处腱鞘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