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

时间:2022-08-26 02:45:19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现场安全不但和建筑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有着重大的关系,而且还和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只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一方面其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利益。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或人员伤亡事故,将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会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影响其经济效益等的实现。另一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极容易发生施工现场人员坠亡或脚手架掉落等事故,会剥夺施工人员的生命。

一、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的施工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的行业。虽然这些年已实行了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对建筑市场的准入控制,加大了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检查力度,但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建设部门也颁布了《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制度。但还是有些部门和企业心存侥幸心理,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相关操作,工人没有得到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安全生产的实践表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但是在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责任考核工作不落实、重质量进度轻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在工程建设初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项目部领导层到工作岗位层层有责任,有任务,有考核。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很明确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协调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落实效果的检验,要充分利用考核这个能动机制,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

2、 重视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人数约占建筑业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90%以上。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发达地区,30 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从历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统计来看,农民工发生事故占90%以上(据统计资料显示,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三违”原因造成的)。这两个90%足以表明,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工。这支庞大队伍的安全问题足以对整个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产生巨大影响。而进城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新进城的农民工,刚放下农田的“锄头”,走进工地拿起“榔头”就干活。因此,项目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采用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岗前培训考核及以直观教育为主的现场教育,班组岗前教育、开设农民工夜校等方式加大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杜绝“三违”,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促进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3、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施工电梯、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强化对其的管理,禁止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的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验收, 对需要第三方检测检验的必须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近年来,因设备设施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加大,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4、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建筑施工现场应该严格制定设备的操作制度和设备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施工现场要减少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严格建立施工现场管理体制,加强对有害气体和废水噪音的处理能力,把对社会的危害调整到最低。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购买安全设施,保障建筑施工现场设施安全可靠。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各个危险作业项目,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表,提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知改正。建立健全安全登记制度,对整改和登记安全检查本进行严格把控,切勿出现不查随意写的现象。实行项目经理和安全监督员的每日巡检记录等措施,通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5、要不断的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所谓危险源,指的就是能够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源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要充分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并且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测验。只有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引起建筑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并且应该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对危险源的检测、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以及应急的策略等内容。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6、加强应急演练,强化演练实效

应急演练是应急保障的重要内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应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原则,需要事先制定演练方案、规范救援工作流程。施工现场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演练人员应在不知情的情况投入活动,从而检验项目部应对险情的能力。应急救援演练应坚持“学习—演练—总结提高”闭环管理,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管理人员的救援指挥能力、作业人员的救灾避险能力,提升项目部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救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总之,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 获得长远.发展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现场管理充分重视起来, 加强对于安全和施工技术的管理, 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沈云章.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13(07).

[2]刘朝欣,刘鹏涛.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 3 ]甄琦.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J ] .发展,2011(08)

[4]史爱民,王晓华. 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10):211.

上一篇:泡沫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矿物加工过程中脱水设备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