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时间:2022-08-26 02:27:41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摘 要】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水利水电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其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工程;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材料管理

材料是构成水利水电工程构件的具体实物,材料的管理在单项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占用的流动资金最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造价和成本控制。因此,施工方应该根据施工承包合同、项目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在材料采购是既要求材料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更关键的是降低材料进价和提高材料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完善项目材料运输、调配、使用制度,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材料提供企业作为项目材料的供应企业,明确材料需求、供应时间、供应数量,积极探索施工材料管理的新方法。材料进场后,首先让工程监理人员和业主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场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予以退货或者降级使用。对入库的材料做好标识,标识牌要对产品的主要信息进行标识。对于在工程中有重要作用的主要材料,因为材料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对钢筋等重要材料一定要严格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进行施工场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2、机械设备管理

因为在水利工程中往往都要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并正确的管理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使其在施工中能够正常运作。实行人机固定制,做好机械保养,实施机械维护责任制度,建立详细的机械档案,定期对机械的维护检查,提高机械在运作中的可靠和安全性能,降低机械消耗,保证机械的正常运作,提高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施工技术

要认真认识工程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施工前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在掌握各项目的工艺和技术后,向每个施工班底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每一个班组对施工项目的工艺和技术特点都全面掌握。项目部要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做好测量工作,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要对工程系那个木的每一处施工点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工程建设中提高建筑的整体科技含量。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使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熟练的采用新技术进行施工。对于有些技术人员的新发现,新创造要予以鼓励,提高施工队伍的创新意识。

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增强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社会问题,同时水电工程,具有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形象和效益,质量的实现过程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质量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确保岗位质量工作特点和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以及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强化行业监督管理职能

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应着重把握三个切入点:一是审批程序上进行把关,由水利部门会同计划、财政部门,在工作项目计划和建设资金审批、下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行业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凡不符合质量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的,一律不予审批;二是制度落实进行督导,“三制”执行情况是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的重点,要结合执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修改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三是质量评价上进行控制,强化各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从机构、人员、经费等环节上给予保障,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加强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为适应目前的施工特点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一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二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是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

4、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仅仅依靠从业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自律和自觉往往是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管理的,提高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补充手段是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一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广泛进行宣传贯彻,对学术团体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对历年来制定的水利水电行业规程规范和建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加强政策法规汇编和编纂工作,制定相应的示范文本。

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的管理、控制,基础是管理体系。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其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也有别于一般的工程质量管理。尤其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因此,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尽快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是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上一篇: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应用策略 下一篇:如何进行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保护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