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统计分析

时间:2022-08-26 02:20:54

2007~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统计分析

作者单位:510080 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雅蔷,吴海云);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泽舫)

通讯作者:何雅蔷

【摘要】 目的 通过2007~2009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现象及其趋势,促进社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并探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利用2007年以来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对 2007年~2009年的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管理的2298例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物者1922人,服药率为83.63%;其中二联用药率为68.31%,三联用药率为2.89%。在用药类别方面,使用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占51.60%,β受体阻滞剂占25.37%,ARB类占16.39%,利尿剂占13.74%,ACEI类占9.91%,中成药类占5.31%,复方制剂占3.43%。单个药物用药频度前几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片。结论 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剂方向发展,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促进其坚持服药、合理用药和有效、平稳控制血压。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高血压; 防治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正日益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据统计,高血压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8%。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是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1]。临床证明,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防治[2]。由于广州市老城区居民老龄化较明显,而且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故很有必要对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探讨符合本地特点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2007年以来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老城区(即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三个区)中抽取15条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符合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298名,集合其 2007年~2009年的降压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1.2.1 药物分类法 根据目前最常用的5类一线药物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中成药及复方制剂7类。

1.2.2 数据处理方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1.2.3 用药统计分析使用指标 包括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种类和联合用药情况等。

2 结果

2.1 2007年~2009年的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2298例高血压患者中,不服药(含必要时才服药)者376人,常规服用降压药物者1922人,平均病程(9.12±8.07)年。常规服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2.2 据本次统计发现,近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83.63%,其中服单一药物降压者为521人,占服药人数的27.11%;同时服用两种降压药物的患者有1313人,占68.31%;服用三种降压药物的有56人,占2.89%;联合三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有32名患者,占1.69%。

2.3 在降压药物使用类别方面,使用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成药类和复方制剂。各类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统计见表2。

表1 社区管理中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表(人)

表2 各类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统计

2.4 单个药物用药频度前几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片等。见表3。

表3 2007~2009高血压患者用药数量前几位的降压药品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心脏病占总死亡的23.1%,恶性肿瘤占22.3%,脑血管病占21.3%。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44.4%。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的防治策略由单纯的生物学防治模式转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因此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3]。广州市老城区从2007年始正式启用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从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性别和年龄结构来看,广州市老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从本次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2种及2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比例达72.89%,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强调的要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

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五类主要降压药,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使用这五类降压药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降压药物种类为钙离子拮抗剂,达51.60%,符合中国人脑卒中发生率较高的特点;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占25.37%,而且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绝大多数服用药物为美托洛尔;再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成药类和复方制剂。在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中,应用最多的是氨氯地平,资料显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无论从患者的依从性、安全性及对靶器官复原的作用上都有明显好处[4]。

由本次统计分析可知,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剂方向发展。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社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促进高血压病的早发现、及时治疗,敦促其坚持服药、合理用药,控制血压水平,调整正常的血压节律,是控制血压及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措

参考文献

[1] Wyatt SB,Akylbekova E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Jackson Heart Study.Hypertension,2008,51(3):650-656.

[2] 孟兆珂,孙功成,张筱,等.12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中国药房, 2009,20(20):1594-1596.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全文),2005.12.

[4] 胡大一,赵秀丽,何欣,等.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解剂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0,2(5):1-5.

(收稿日期:2011-05-03)

上一篇:伯韦综合征1例 下一篇:2009~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