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户民间借贷解析

时间:2022-08-26 01:04:48

贫困地区农户民间借贷解析

摘要:本文针对民间借贷特别是农户借贷高发的现状,分析了民间农户借贷的特点,并从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病角度剖析了农村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疏通民间融资渠道,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民间融资;农户借贷

中图分类号:F380.3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7-0026-02

一、农户民间借贷特征

(一)广泛性

民间借贷已经遍布农村乡镇。调查表明,100%村镇有民间借贷行为,95%的农户有过民间借贷行为。在出现资金需求时,农民的首选是向亲友、邻居借贷,信用社贷款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二)周转性

农户借款主要用于农民个体工商户、个体企业和学校等基础设施投资,生病就医、子女上学和婚丧嫁娶等,用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比较少。

(三)经营性

农户民间借贷主要有生活性借贷和经营性借贷两类。生活性借贷只在关系密切的亲族或朋友之间直接发生,绝大多数不付利息或付少量的象征性利息,主要用于就医、子女上学和婚丧嫁娶等支出。这种借贷数量、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性借贷主要用于农民个体工商户、个体企业、小型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农民投资办学、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等活动。这种借贷完全以个人信誉、经济实力为基础,以资金增值为目的,是农户民间借贷的主流。它包括直接借贷和中介人借贷两种形式。直接借贷是当前农村最普遍、最主要的借贷方式。中介人借贷的借贷模式类似于银行的信贷业务,这种形式的借贷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其规模越来越大,对农户

民间借贷利率起决定作用。

(四)季节性

除了农业经济的周期性规律外,乡镇民间借贷主要受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周期性的影响,其利率、规模高峰从每年的10月份起逐月上升到次年3月以后,逐渐下降稳定。

二、农户民间借贷发展迅速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转型需要

目前,农村地区已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工、商、贸一体的综合经济发展转轨,这客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自20世纪90年代农村基金会试点失败后,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就陷入停滞状态,尤其在1997年以后,农村金融改革采取了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相反的改革取向,突出表现在农业银行跟随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社系统实行了归口地方政府管理,建立县域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的改革策略,变小集体为大集体,进一步削弱了农村乡镇基层信用社经营自,并从制度上进一步淡化了信用社的“农村合作性",加速了农村信用社的“脱农”步伐。在农村正规金融农业性不断削弱,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长的条件下,农户民间借贷得到快速发展。

(二)农村经济转型的巨额成本动摇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根基

在自下而上、由农村到城市的经济转型中,农村信用社担负了传统农村集体经济解体和农村乡镇企业衰败的巨额成本,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也动摇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根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农村信用社长期在保支付、保重点中勉强维持经营,基本无力填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后乡镇金融市场空缺,这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信用社资金“城镇化”拉大了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受经济利益、部门利益、行政干预和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等因素的影响,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将基层信用社的资金大量抽调到联社营业部或县级城镇信用社,集中投向县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造成乡镇信贷资金“城镇化”。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双大”战略以后,县级联社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信用社的资金干预,使农村乡镇资金进一步集中到城镇和乡镇重点经济。地级联社成立后,这种干预又由县扩大到市,进一步加大了乡村农民信贷资金供需缺口,促使民间借贷迅速漫延。

(四)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模式提高了民间借贷规模和利率水平

目前,农村工商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多数农村信用社仍然延用传统农业经济的思维模式经营信贷业务,至今仍然保持“春放、秋收、冬不贷”的经营习惯,采取了控制年度新增贷款为零、非沉淀贷款一律清收的办法。受此影响,吕梁市各地民间借贷规模、利率呈现每年10月到12月上升,次年的1至3月逐渐下降的特点。

(五)存款利率偏低,利益效应驱动

近年来,国家持续下调存款利率。直接投资收益远远高于利息收入的现实,增强了人们的投资意愿。调查表明,农户民间金融一年期以内利率月息一分五到三分之间,是银行存款利率扣税后个人所得部分的十倍以上。在存款利率过低、直接投资缺少渠道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也就将资金增值的眼光投向了民间借贷。

三、疏通农村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民间借贷企业化发展制度

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起与工商实体经济注册、登记相类似的金融企业组织管理注册登记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及时开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金融主体进入、退出市场的法律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民间融资由小到大、由非正规到正规的法律瓶颈。当前,要积极建立《个人、合伙社区金融机构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农村金融扶贫基金管理办法》、《农村基金会管理办法》、《农村互助担保管理办法》、《民间借贷登记管理办法》、《农村小额信贷管理办法》等,为把有条件的民间借贷主体改造成为正规金融机构,也为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金融机构改革提供法律条件。

(二)培育新型农村金融市场

在县级城镇地区,要在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私人资本、国外资本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要鼓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建立以村镇为中心的小额信贷组织;在自然村落,要引导农民农户建立以村为中心的基金会、互助组织等。同时,要做好农村资金的回流工作。一是通过建立邮政储蓄银行,使通过邮政渠道流向大中城市的资金回流农村。二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将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提高对农村粮棉油生产、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资源开发的支持能力,提高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二是强化农业银行对县域中小企业和乡镇农民工商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农业银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三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严格规范省、市级信用联社的行业管理权限,努力从制度上维护基层信用社的经营自,真正把农村信用社的“农村合作性”体现出来,真正把基层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服务“三农”的银行。各国有集体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网络优势,适应农村经济需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努力掌握农村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四)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要适应金融体系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研究制定有差别、多层次的监管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市场管理的整体中进行统一监管。要加强对新型金融主体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债务债权约束管理、存款准备金管理、业务范围管理、利率定价制度管理、存贷款保险管理。要继续加强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监测管理,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民间借贷高利贷行为,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课题组组长:刘贵斌

副组长:于敬礼

成 员:赵华杰白联云陈亚星刘书庭张金斛张宝军柳玉莲张健君郑虎山 郭荣

执笔人:赵华杰陈亚星张金斛

上一篇:《新资本协议》下运用次级债券改善我国商业银... 下一篇:我国银行风险集中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