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生产率

时间:2022-08-26 12:02:25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生产率

[收稿日期]2010-03-23

基金项目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703012)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演马风华(1978-),女,山东青岛人,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

摘要 演根据OECD的24个国家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各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以及对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服务投入在第二产业总产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时,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高,并不会减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因此,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演生产服务;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生产率;投入产出表

中图分类号演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0)06-0047-05

一、引言

生产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经济增长的焦点之一。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产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和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不断下降,生产服务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才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关注生产服务发展与第二产业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投入和服务外包对制造业或工业生产率的影响。Siegel和 Griliches认为80年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与外购服务的使用呈弱相关关系[1]。Raa和Wolff认为服务中间投入的增加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正相关[2]。Girma和Gorg利用英国制造企业1980年~1992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国际外包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外资企业的国际外包水平要高于内资企业,而且国际外包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要高于内资企业[3]。Gorg、Hanley和Strobl利用爱尔兰制造企业1990年~1998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国际外包更能促进外资控股的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4]。Amiti和Wei利用美国1992年-2000年制造业数据分析了外包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服务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约为11%,物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贡献仅为5%[5]。徐毅、张二震检验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外包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且对就业没有产生负面影响[6]。江静等运用中国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7]。王中华、代中强运用中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指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后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远大于前者[8]。李伟庆、汪斌利用中国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服务外包、生产率与就业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工业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对人均劳动生产率与产出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就业有正效应但不显著[9]。

上述研究多从一国行业或企业层面验证服务投入和服务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发展相对发达国家明显滞后,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55%,但在第二产业总产出构成中,增加值和服务投入所占比重仅为23.29%和9.24%,明显低于很多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见图1)。而且,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29.44%下降至2007年的23.29%。为了突出生产服务发展对一国第二产业成长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更多国家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发展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尝试弥补这一缺憾,在界定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基础上,从实证方面分析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力求为评估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是第二产业内部分工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第二产业与生产服务业间产业关联日益紧密的表现。图2描绘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美国、瑞典、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英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中国、捷克、爱尔兰、丹麦24个国家第二产业生产率变动情况(2000年美元不变价)。从图2可以看出,各国1995年和2000年的第二产业生产率互有高低,没有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200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率则明显高于1995年和2000年。而且,各国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差异非常大,中国2005年第二产业生产率只有0.59万美元/人,美国2005年第二产业生产率为10.26万美元/人,爱尔兰2005年第二产业生产率则为13.43万美元/人。本文利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24个国家投入产出表的面板数据,计量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检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是不是因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就业的影响造成的,进而检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总产出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第二产业生产服务

生产服务,又称服务型生产资料,是生产服务产品的简称,指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实物生产或服务生产过程满足其生产需要的服务产品。按服务对象,生产服务可分为面向第一产业的生产服务、面向第二产业的生产服务、面向第三产业的生产服务。本文借鉴李江帆(2008)对工业生产服务的界定[10],认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是指将服务中用于满足第二产业中间需求(中间使用)的部分。由于投入产出表是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基础编制的,可以从产业和行业层面清晰地反映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情况。从投入产出表(见表1)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各行业的集合就是生产服务。生产服务由三部分构成,用于满足第一产业服务中间需求的部分为第一产业生产服务,即阴影部分①;用于满足第二产业服务中间需求的部分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即阴影部分②;用于满足第三产业服务中间需求的部分为第三产业生产服务,即阴影部分③;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为第二产业的生产服务投入(阴影部分②)加上第二产业的实物投入(阴影部分④);第二产业的总投入(阴影部分⑤)为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加上第二产业的增加值。

(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生产率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外购生产服务使第二产业内的分工更加深入,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会提高第二产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第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效率,把某些阶段外包出去将会影响最终产品生产的效率(Arndt,1997),从而影响第二产业生产率;第三,企业原有的生产函数会因外购生产服务增加而发生变化,因为外购生产服务会改变企业要素之间的替代率,对原有的生产函数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建立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回归模型:

ILEit = a1 + αISICit + εit ()

ILEit = a2 + βISICit + μit ()

其中,i代表国家,t代表年份,a1、a2为截距项,α、β为待估参数向量,ILE为第二产业生产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除以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表示。各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数据库,各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数据库。ISIC和ISIO分别表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占第二产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占第二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即②/(②+④)和②/⑤,通过计算2006年版和2009年版OECD投入产出表得到 ①。这两个指标可以从第二产业的产出和投入两方面衡量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状况。这样可以使分析结果得到相互印证。μit和εit为残差项,代表模型中没有引入的影响因素。

(三)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就业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三种渠道:第一,要素间的替代效应。如果外购生产服务与内部劳动要素间是替代的,那么外购生产服务就会减少第二产业对劳动的需求;第二,如果外购生产服务导致第二产业生产率提高,那么产出水平一定,第二产业对劳动的需求也会减少;第三,如果外购生产服务导致第二产业企业生产率提高,使得企业生产更有效率且竞争力获得提高,企业产品需求获得提高的同时企业将增加对劳动的需求。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就业总的影响大小要视哪种渠道的影响更大而定。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就业的影响由以下回归模型表示:

ILit = a1 + αISICit + εit ()

ILit = a2 + βISICit + μit ()

其中,i代表国家,t代表年份,IL表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对就业人数取自然对数,ISIC和ISIO分别表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占第二产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占第二产业总产出的比重。

(四)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总产出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总产出影响的估计式只需将()和()式左边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替换为第二产业总产出即可,对总产出取自然对数。这里以第二产业增加值(IAV)表示总产出。

三、实证分析

(一)第二产业生产服务能够提高第二产业生产率

本文对24个国家三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回归,表2给出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应当信赖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应当信赖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从回归效果看,()式和()式固定效应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很显著,调整后的R2值均超过了90%。ISIO和ISIC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符号均为正,表明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有较强促进作用。

表2.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

注:括号内为t值,*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

斯密(1776)指出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使第二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环节分离出来,提高了第二产业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第二产业生产率自然会提高。第二产业生产服务能够提高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机制除了用提高分工专业化程度和改变要素替代结构解释外,笔者认为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如果东道国与投资国的生产服务业间存在较大的服务水平差异,那么第二产业企业将生产服务外包给投资国,可以使东道国更快更好地获得投资国生产服务业的知识溢出,获得比国内生产服务商更专业化更优质的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二)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

表3给出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发展对第二产业就业影响的估计结果。ISIC和ISIO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正向影响,但在统计上都不显著,均没有通过10%显著水平的检验。因此,在本文的样本范围内,没有证据显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会对第二产业的就业产生负影响。

第二产业外购生产服务,短期内可能会减少原本服务环节劳动力的需求,但随着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又会继续增加劳动力的雇佣。所以,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就不显著。本文使用的是较为宏观的样本,如果采用行业分类更细的样本,第二产业生产服务是否会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表3.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

注:括号内为t值,*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

(三)第二生产服务能提高第二产业产出

表4给出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总产出的回归结果。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两个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ISIO和ISIC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符号均为正,表明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对第二产业总产出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总产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一方面,外购生产服务使第二产业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进步以及生产能力的提高,使第二产业企业的生产更具专业化、规模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第二产业总产出的增加;另一方面,外购生产服务,将服务环节外包给生产上具有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的生产服务商,使第二产业企业节省了服务成本,减少了用工人数,而且生产服务业大多是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对象,其产出中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相对较高,更容易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在与第二产业企业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溢出效应”,从而提升第二产业的生产率,增加第二产业的总产出。

表4.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影响

注:括号内为t值,*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

四、结论

根据OECD的24个国家投入产出表,本文分别计算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各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以及对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正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因为第二产业生产服务“挤出”了第二产业就业所致。第二产业企业增加中间投入和总产出中的服务投入,不会减少第二产业的就业,但会提高第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增加第二产业的总产出。因此,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对第二产业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数据限制,本文仅是基于各国第二产业整体的数据展开分析,而第二产业分行业数据的使用会使分析更加深入和精确,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文研究表明,要使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促进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 建立生产服务业保障体系。国家要通过各种手段向企业宣传生产服务投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重要性,取得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认同。然后由各地区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并推进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体系、优惠政策、基地或园区、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加强建设,从国家层面为需要重点扶持的生产服务行业制定细化的配套服务政策,构建系统的政策服务体系。

2.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一直以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2005年我国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占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14.11%和7.84%,低于中国、巴西、匈牙利、波兰、印度尼西亚5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7.64%和9.1%)和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西方七国的平均水平(32.63%和8.94%)。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保险服务、商务服务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我国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第二产业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并且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将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作为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龙头,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

[注释]

① OECD的2002年版、2006年版和2009年版投入产出表中,只有美国、瑞典、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英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中国、捷克、爱尔兰、丹麦24国大致有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三个时间完整的数据,选取这些国家的数据便于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Siegel D.Z.,Griliches.Purchases Services, Outsourcing, Computers

and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A].in Griliches, Z. (ed.), Output

Measurement in the Service Sector[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Raa, Thijs, Edward N. Wolff.Outsourcing of Services and the Pro

ductivity Recovery in U.S. Manufacturing in the 1980s and 1990s[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1(16):149-165.

[3]Girma S., Gorg H.Outsourcing, Foreign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UK Establishment-level Data[J].Review of Interna-

tional Economics, 2004,12(5): 817-832.

[4]Gorg H., Hanley A., Strobl 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Evidence from Plant Level Data[R].University of Not-

tingham Working Paper, 2005.

[5]Amiti M., Shang-Jin Wei.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 Evi-

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R]. NBER Working Paper, 2006, No.

11926.

[6]徐 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

济研究,2008(1):103-114.

[7]江 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

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8]王中华,代中强.外包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物品外包与服

务外包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9(7):56-62.

[9]李伟庆,汪 斌.服务外包、生产率与就业――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

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3):33-37.

[10]李江帆.推进广东生产服务业的发展[N].羊城晚报,2008-08-17

(A06).

Production Service of Secondary Industry and Productivity of Secondary Industr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anel Data

Ma Fenghua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dong 51052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s of 24 countries issued by OECD, this paper calculates productivity of labor in secondary industry of each country in 1995, 2000 and 2005 respectively, using panel data model 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production service of secondary industry on productivity, employment and output of secondary indust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in the total output of secondary industry constantly increases, the productivity of secondary industry accordingly increases, which has no nega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of secondary industry. Therefore, production service of secondary industry has remarkable effects on promoting the output of secondary industry.

Key words: production service; production service of secondary industry; productivity; input-output table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生存状态及其就业保障网研究 下一篇:论“中国制造”背后的定价权缺失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