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26 12:00:35

关于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摘要:我国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对此,我们可以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出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理念,以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标准体系为关键点,以实现交互式教学为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等院校;英语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61-02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安排中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积极参与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高校英语的重要性更为明显,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延续传统模式,不仅无法提高效率还导致学生对此毫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更为重视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及如何全面提升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

一、根本出路――增强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基本教学目的,也是力图达到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有两种观点,第一是一种学习机制,让学生自主去控制自己的学习方向、内容以及深度;第二就是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方式,也就是让学生逐渐养成在老师指导之下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于如何提高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增强学生学学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次就是更为明确高校英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教学的主体,但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之下需要对此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引导者,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老师可以进行指导,但不可以逾越自身角色范围,不能越粗代庖。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备课过程中设计到的问题交给学生,然后变换形式、角度来进行提问,再留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之后再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出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最后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逾越、开放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是非常活跃的,而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其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情境较为抵触,尤其是在经历过高中学习的巨大压力之后,在进入大学之后自然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充满新颖性的期待。这就要求老师从创设课堂情境以及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自从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之后,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已经被付诸于实践,对于促进语言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教学效果来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国在针对高校教学改革中也多次强调从传统教学理念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也就是从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对此更多的是理论研究,而不是实际运用,尤其是在听力教学方面,仍然延续着重复播放录音材料来进行回答问题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此以听力课程改革来谈及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听力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传统模式下听力学习的被动受体,而是去主动找出听力练习过程中的盲点以及难点来进行互动讨论,并且要求给出解释以及进行反馈。学生不但需要对听力范本进行讨论,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持者。从笔者进行读写、听说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听力课程的教学进度是最难以把握的,也是学生出现水平差异最为明显的课程。所以更加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听力教学。根据北京某高校在2008年-2009年进行的一次长期对比试验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听力教学模式尽管在初期、中期成效不大,但是到了试验阶段后期,实验组的学生比较控制组来说有了质的飞跃。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也将越来越复杂,也更加需要我国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这些现实因素要求我们更为注重提升学生英语的实际能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无疑是核心所在。上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目前来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重视和投入,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

三、重要手段――使用交际教学方式

交际教学法是一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兴起的教学形式,其依托于社会学理论以及应用语言学等学科,更加注重学生的交际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主张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实用化,这就有效的客服了在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偏重语法学习而忽视了交际能力的不良趋势。这种较为理性的教学手段更为务实,也更为适合目前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其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还受到传统理念、教学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高校招生大量扩招的今天,高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建设等跟不上脚步导致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依然延续中学阶段的旧方式。根据笔者调研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中还都没有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交互式教学所要求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制度、硬件设施等都没有到位,导致课堂教学仍然处于灌输模式之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现交互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不仅仅包括了课堂之内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还需要从考核制度入手进行改革,改变目前考核方式过于功利化的现状,注重对于英语实际使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核,而不只是笔试成绩决定一切。在进行英语交互式学习中老师还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来促进组内、组际交流;在选择交流范本时尽可能的选择贴近学生本专业以及实际生活的素材。例如笔者在对某影视学专业的英语教学时就曾选择经典电影《公民凯恩》中的台词作为交流范本,这大大激起了这群影视学学生的兴趣。

四、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标准体系

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其中关键环节是对其课堂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改革,因为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不单单需要检查老师的态度,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进步。在传统课堂评价标准体系中,老师为中心,却没有引入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对此进行改革中,笔者认为应该将三方面视为主要评价指标:第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主要包括了学生参与的时间、独立思考时间、课堂情感投入等几个部分;第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原则以及学生是否对此有独创性回应两方面进行衡量;第三就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欧美等国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设计时主要突出了学习者为中心这一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重视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我国高校现状,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应该采用以下量化体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基本素养、学生状态以及教学效果各占四分之一。在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学校特色以及专业学科特色。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评价体系应该按照专业特色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体现出学科特色以及教学上的不同规律。目前我国高校中对于结合专业特色来构建不同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还是较为欠缺的,这也是之后英语教学界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徐琴.“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英语课堂的有效构建[J].学周刊,2011,(07).

[2]陈秋彦.浅谈新理念下应用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J].成功(教育),2011,(06).

[3]王改芹.英语教学中巧用英语歌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7).

[4]孙红芳.还英语课堂一方静土[J].教育科研论坛,2011,(02).

上一篇:The Religious Elements of the Death Image i...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火灾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