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对策

时间:2022-08-25 10:37:42

浅议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对策

内容摘要: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会计信息的有关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会计文件。但是现有的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不足。同时,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的出现为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前半部分着重论述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其改革的对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经济;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财务会计报告是随着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演变持续了近100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阶段、以损益表为中心的阶段和两表并重的阶段。由于现行的模式对表内报告有着苛刻的确认标准,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酝酿着另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

(一)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现行的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三)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四)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二战以后,持续的通货膨胀曾经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资产价格急速攀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资产价格直线下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在危机之前仍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五)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二、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可行性

(一)会计记账方式的转变

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对会计最大的影响在与使之即将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是会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会计记账方式的这种转变也为财务报告向更加系统性及时性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会计数据的载体的转变

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三)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的转变

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计算机的使用,使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四)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更多地利用Intranet(企业内部网)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这样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并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完成会计对内对外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五)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化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改进促使人们从以前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在工作生活之余也都会进行一些投资理财活动,因此越来越多不同的人群将成为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这也恰恰对企业财务报告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份财务报告要如何改进才能更好的为日益增多的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直接客观的资料已经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这种全面化发展又为财务报告的改革提供了客观因素。

三、财务报告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内外部审计制度

包括我国上市公司在内的一系列公司会计报表造假行为,其根源不在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咎于会计人员,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当所导致的内外部审计的缺失。为此,必须痛下决心对公司治理结构重新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能流通、“内部人控制”甚至“个别人控制”等问题,对经营者实施充分的激励

和有效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健全内审机构,建立恰当的会计师事务所委托机制,杜绝公司“收买会计原则”现象的发生,从而夯实财务会计报告的现实基础。

(二)财务报告主体范围的拓展

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财务会计体系建立的一个基本前提,但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结构正悄然发生网络化的改变,虚拟主体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其原有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外延亟需拓展,主体资源需要重新计量与评价。另外,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同样存在受托责任及其解除的问题,这些组织同样存在财务会计报告的问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合理的财务报告,不仅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个盲点,也是我们实际工作的一个盲区。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编制一份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

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如上所述,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四)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作用。

(五)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拓展审计范围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六)充分揭示不符合传统货币计量属性的重要表外项目

正如葛家澍所言:“定性信息的相关性未必比定量性信息逊色,非货币信息未必不比货币信息重要,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其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首要的问题是,应把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充分予以揭示。如人力资源价值的恰当报告,将主要采取表外非货币计量的揭示形式。对于有关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在不能采取货币化定量报告的情况下,也应采用非货币化定性揭示的形式。关键是,要把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性成功因素”突出予以报告。

(七)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观念更新

网络财务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下,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原有财务系统引入网络技术。与我国传统的利用算盘、纸、笔“老三件”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差异。超越工业化时代的报告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报告革命,关键在人才。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除了具有会计、财政、税收、金融、法律、审计、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外,还必须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财务实现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以及经营预测、决策,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经济信息,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八)强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针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我国当前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应考虑可靠性优先的原则。然而,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的充分发育和法治的逐步到位,用户需求观将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变革具有长期的导向作用。因此,强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完善的财务报告也是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九)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状况的实时公开披露提供了可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一方面缩短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缩短上市公司年报的报送时间,尽可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并存的形式。在不断提升定期报告质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审计的报告存储于因特网上,信息用户随时都可以联机上网,直接进入企业报告子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结论

当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与内容还相当的不完善,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从报告信息的披露方面、报告的结构与模式方面以及针对当前知识经济下网络财务报告的方面进行的。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财务报告改革,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A・温巴奇,九十年代的财务报告一势在必改,会计研究,1997,8

2 荆炜玮,改进财务报告,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财经界(-F旬刊),2007,11

3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12

4 肖泽忠,信息技术与未来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1996,1

上一篇:促进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议 下一篇:加强医院同定资产的管理 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